主頁 >  專家解碼 >  甚麼是Mindfulness?人生如何決定下一步?關鍵在於懂得收集自己的大數據

甚麼是Mindfulness?人生如何決定下一步?關鍵在於懂得收集自己的大數據

黃明樂
Life Coach
日期: 2022-01-10

人生意義-靜觀-Mindfulness

月初的「心靜而後動: Life Coaching x Mindfulness」網上分享會上,有參加者好奇,究竟life coaching跟mindfulness有甚麼關係?

嗯,潮流興講big data,大家有無定期收集「自己的大數據」?

如果用big data做比喻,mindfulness是data collection,life coaching就是data processing。有齊兩個步驟,人生的演算(algorithm)才更精準——讓情緒 、心態、思想、行為連成一線(align)——才是真正的自由與自在。

當人被困在執念中,life coaching的第一步,是回溯這些執念從何形成。由外在的觸發點(例如工作不順利),到內在的情緒漩渦(例如迷失或無力感),如何一環扣一環,交織出混亂狀態?

這個回溯的過程,就是data collection。Data足夠,才能看清情緒與思考迴路卡關在哪,從而知道從何入手,透過後續的計劃與行動,重建另一迴路,擺脫執念,開闊心眼,達致個人成長。

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big data是甚麼,因為身、心、腦的連結斷纜了。

例如,我只知自己不開心,但不知為何不開心。或者,我只說得出事情經過,卻描述不了箇中感受。又或者我周身骨痛、頭赤赤、「個心拿住拿住」,卻無從稽考這些癥狀反映甚麼⋯⋯

大部分現代人都沒有定期收集data,甚至刻意無視它。不開心?但現在很忙,先把情緒掃落地氈底吧。好肚餓?但老闆催我交貨,做好再吃飯吧。不喜歡某人?但不得不接觸,戴個假面具強顏歡笑吧。

因為常常壓抑情緒,情緒利疊利,一個感受糾纏另一個感受,一個問題引伸下一個問題,然後繼續自欺欺人:我無事,我很好,我ok⋯⋯

久而久之,因為data不足,或未被適時確認,我們再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誰。當遇上一個大浪,方發現心和腦都像一團糾纏不清的毛冷球,要慢慢梳理,變回一條直線,再重新編織下一個作品,好大工程。

人生意義-靜觀-Mindfulness

這個時候,Life coach可以透過聆聽、提問、對話、寫作、繪圖,甚至小遊戲去陪伴client回溯歷程,「recover data」,但假如案主本身有修練mindfulness,不論是觀呼吸抑或身體素描,已是一個很有效的「習慣性自我覺察」。

時時覺察,時時收集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身體反應,提醒自己「我依家發生緊咩事」 ,當有大事發生,就更清楚情緒的來龍去脈,可更從容地去解開死結。又或者,透過恆常覺察,提升對自己的敏銳度,有不妥即時處理,就不會搞出大件事。

例如覺察自己不開心,就找個人傾幾兩句;覺察肚餓,再忙都啃塊餅乾⋯⋯日復日,即時覺察,即時回應,很多時候,小改變已有大改善,生活就輕鬆多了。

但是,為甚麼大部分人都建立不了覺察的習慣?答案,原來不是「懶」或「忙」⋯⋯而是很多人覺得,自我覺察很痛苦,因為過程中少不免自我批判。

例如,工作了一天,覺察自己累了,就不其然批判,為甚麼我那麼無用?為甚麼我那麼廢?做少少事就攰?

又例如,看見別人有成就,覺察自己在妒忌,然後內心小劇場上演:我無人愛,我不夠好,我是垃圾⋯⋯

真正令人陷入情緒漩渦的,其實不是覺察,而是自我批判。但既然逃不過自我批判,不如索性不覺察——很多人就在這關口放棄了。

然而,mindfulness正正就是「只覺察,不批判」的練習。同樣地,在life coaching的世界裡,也沒所謂「問題」,只有處境。問題是壞的,處境卻是中性的。

覺察自己的情緒和心念,就像收集數據一樣。數據,沒所謂好與壞。我們何曾聽過,處理數據的人說,我很討厭這數據,或者我愛死了這數據等等?

數據的出現,不為批判,只為反映目前狀況,從而提供基礎,讓人進一步思考,人生走到這一步,下一步可以點做?

累了的下一步?可以休息,也可以重新鍛練體能,但無需怪自己。妒忌的下一步?可以急起直追,或調整心態為別人高興,但無需自怨自艾。

但無論哪一步,都不會一促而僦。life coaching就是一個看清處境,選擇前路,定下目標,持續實踐,直至過渡至「新心態」(new mentality)的過程。

心靜,而後動。很多時候,靜下心來,放下對自己的批判,客觀處理狀況,進步反倒來得輕鬆容易多了。

(本欄獲專欄作家黃明樂授權轉載。收聽Life Coach明樂「心靜而後動:Life Coaching X Mindfulness」Podcast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2452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