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秋冬濕度下降,環境變得乾燥,可是仍然有不少患者是因為「濕證」求診。每當要向病人解說所患疾病與「濕邪」有關時,病人都會反駁:明明天氣很乾燥,濕從何來?這裡的濕,當然不可按照字面來解釋。
其實很多時中醫的術語都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來直接解釋,還要考慮上文下理,以及當時的情景、對象等等,不然意思就會有偏差。就好像稱親蜜對象為「衰佬」、「衰婆」,如果這是對陌生人說的話可是另一番意思。換到中醫術語上,「陰」可以指陰寒,是陽熱的相反,也可以陰津,是水份津液的意思,也可指陰血,是精血的意思,要看當時的情景來解釋。對於這些術語,很多時患者的理解未必是醫者想表達的意思,需要多作溝通,盡量爭取共識。
說回「濕」的意思,下雨、環境潮濕是一種解法,如果這個環境因素出現,而我們的身體無法適應,便成了致病因素「濕邪」。濕停筋骨關節妨礙氣血運行,可出現腫脹、痠痛的濕痹。濕遏肌表,可令身體重墜、乏力、汗出異常等。這種「濕」一般人俗稱「外濕」。
飲食不節,例如過量進食肥滯、油膩、生冷的食物,也能招惹「濕」。這種濕濁主要影響脾胃功能,脾胃運化欠佳可導致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泄瀉等。水液運化欠佳,可導致浮腫、小便不利。由於這種「濕」是因不當飲食而來,只要節制飲食便能改善,亦算是「外因」,也算「外濕」一員。
此外亦有飲食正常之人,因為脾胃虛弱,運化能力不足,飲食和水液得不到正常的吸收和消化,以致脾虛濕蘊。這裡牽涉到腸胃的蠕動能力、消化吸收能力、消化道微生物生態、神經/免疫/內分泌調控等方面。臨床常見的慢性濕疹,其根本原因乃是脾胃運化欠佳,以致產生過敏反應影響皮膚。這些本身脾胃功能已經不佳的人,如果再加上飲食不節,病情將會惡化。這種「濕」由於是因臟腑失調而起,算作「內濕」。
在天氣乾燥的時候,環境因素的潮濕因素可以排除,但飲食不節,以及由於脾胃運化欠佳而形成的「濕」依然存在,都會影響身體運作而引起濕證的失調。這就是明明天氣很乾燥,但仍然會是「濕」的原因。要改善這類濕證的失調,就要從調整脾胃功能方面入手。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