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八、九、十月是大閘蟹當造的季節。大閘蟹屬於毛蟹的一種,學名為中華絨螯蟹。在大閘蟹當造的時期,蟹肉特別肥美,蟹膏也特別豐富,吸引不少愛好吃蟹的人大快朵頤。不過由於蟹的屬性比較寒涼,對身體可以造成一定刺激,過量食用或不當食用都有機會導致不適。
如果本身腸胃消化的功能已不太理想,特別是有些人平時一吃到生冷寒涼的食物,便很容易腹痛、腹瀉的,那麼他們吃蟹時便要小心:能夠不吃的就盡量不吃,無辦法或者是很想吃的就要淺嚐即止,不要勉強。
當然,在吃蟹時也是有些辦法可以減輕蟹的寒性,以減少吃蟹時對身體造成的刺激。其中一種方法是在蒸蟹時加入薑片、紫蘇葉,以祛除蟹的寒涼,以及辟去蟹的腥味。生薑、紫蘇葉在食物屬性上皆屬辛溫,生薑有解表、溫中、驅寒、止嘔的作用,紫蘇葉有解表、散寒、行氣、和中的功效,兼可解魚蟹毒,均可平衡蟹的寒性。吃蟹時一定要記住要將蟹徹底煮熟,趁熱食用,及避免食用苦寒的蟹心,以及不要進食容易受到污染的內臟,如蟹腮、蟹胃等,以防不適。
此外,在吃蟹時可以點薑汁、醋汁,又或者吃蟹後可飲用薑茶、黃酒等性質偏溫的飲料,也有助減低蟹的寒性,減少對身體的刺激。
《本草綱目》記載蟹不可與柿及荊芥同食,容易刺激腸胃和動風。現代研究指柿含有豐富單寧,蟹與柿同食容易讓蛋白質凝固,刺激腸胃,造成腹痛、嘔吐等不適。蟹亦屬於中醫的「發物」一類,有一定的發散作用,臨床上是容易致敏的食物,有些人在吃蟹後會出現蕁麻疹等過敏情況,需要留意。如果正值感冒期間,或女士在月經期,就應該盡量避免食蟹。
吃蟹後如不幸出現腸胃不適,多數只是短暫反應,不大可能會有長期的影響,身體會自我調節。針對腹痛、腹瀉的症狀,可以服用中成藥藿香正氣散,或飲用有溫中和胃功效的生薑紅糖湯,可以紓緩不適,建議患者應配合清淡飲食讓腸胃休息,以加快復元。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