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看體質 對症下藥 未病就要醫

看體質 對症下藥 未病就要醫

May Chan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1-04-09

從好友的最新動態中經常會看到「今日頭暈暈」、「好眼瞓」、「咳到傻」,慰問說話說盡了,接下來,實際的行動就要了解每人體質的不同,才可以對「乾咳」、「久咳」、「夜咳」或「痰咳」下藥。明白了每種體質的特點和優缺,懂得避重就輕,以後就不怕被小病折磨了。

治療因體質而異

在中醫觀念裡,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體質特徵,或虛或實,或陰或陽,有的是先天遺傳所致,有的是後天失養所致。體質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體質辨識即以人的體質為認知,從體質狀態及不同體質分類的特性,把握其健康與疾病的整體要素與個體差異,制定防治原則,選擇相應的治療、預防、養生方法,從而進行「因人制宜」的干預措施。

中醫學認為,陰陽、氣血、津液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而體質現象即是陰陽、氣血、津液盛衰變化的反應狀態,因而能從中醫體質學角度進行分類。

預防勝於治療

跟西方醫學所相信的「食維他命C可增強抗拒力」一樣,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早已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理論。「治未病」與如今醫學界大力宣導的「預防為主」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中醫「治未病」理論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癒後防複」三大主題,並不僅局限於疾病預防。

未病先防,即在疾病未發生之前,採取各種措施,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中醫學既強調在疾病未發生之前調攝情志、適度勞逸、合理膳食、謹慎起居,並宣導氣功、太極拳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同時強調可以運用針灸、推拿、藥物調養等方法調節機體的生理狀態,以達到保健和防病作用。中醫學的養生之道不僅能預防亞健康的發生,還可增強體質、提高生活品質與整體健康水準。對於預防亞健康的發生具有積極的意義。

既病防變,是指早期診治,並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及傳變途徑,以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由於亞健康處在健康與疾病的中間狀態,因此,防止其向疾病轉變對預防疾病,維護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學可以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導下,根據證候特點判斷亞健康可能的發展方向,並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從而達到阻止其向疾病轉變的目的。

癒後防複,是指疾病痊癒後,採取適當的調養方法及干預措施,防止疾病復發。中醫學對於急性病越後防複以及慢性病、疑難病病情緩解後防複或術後提高生活品質均能發揮重要作用。

中醫強調均衡飲食,陰陽調和,所以體質偏熱的人要多吃寒涼性的食物,體質偏寒的人,自然要多吃溫熱性的食物。通過食物或藥物之偏糾正體質之偏。

撰文: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凌志蘭

712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