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老邁一定會有老人痴呆?認知障礙症(老人痴呆症)的確不止在老土的電視劇集中出現,現實中,香港的認知障礙症患者已增加至十萬人,隨著人口老化,相信數字會繼續上升,而且患者更有年輕化的趨勢,情況不容忽視。最新研究指出,學習母語以外的語言,年老後大腦認知能力也會特別好,有效預防認知障礙症。Text/ Kio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最新研究*指出,成年前學習外語有助提高閱讀、口語表達能力與智商,而且懂得的外語越多,效果便會越好;研究亦顯示,即使成年後才學習外語,也有助延緩大腦老化。*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神經病學期刊(Annals of Neurology)。
認知障礙症(Dementia)是一種腦部多功能退化的病症,又稱老人痴呆或腦退化症,影響患者的智能及思維功能,如記憶力、計算、空間感及時間觀念等,因此患者會變得善忘,更有三成以上的患者或會併發思覺失調徵狀。
認知障礙症成因:阿爾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成因未明,現時並未有根治方法,而患者的衰退是漸進式的。血管性認知障礙症(Vascular Dementia)因多次輕微腦中風或血管疾病,導致積聚性腦部損壞,可以藥物控制病情惡化,避免腦部功能進一步退化。其他成因腦積水、腦部感染、甲狀腺分泌不足、藥物中毒及抑鬱症等。
如發現家中或認識的長者有以下徵狀,應盡早找醫生診斷為佳:記憶力變差,變得多疑,經常以為自己的財物被偷走、妄想被照顧者加害、自覺受到針對、被遺棄或受迫害等。這些徵狀會令患者活在惶恐和不安當中,甚至做出極端行為。病發後期,患者可能失去自我照顧能力,不懂自己洗澡、如廁、進食,行動緩慢,冷暖不分,說話含糊,甚至大小便失禁。
活到老、學到老!既然學外語可以提升大腦認知能力、延緩大腦老化,大家不妨帶爸爸、媽媽一齊去學外語,過程中互相支持和鼓勵,不但可以增加共同話題,拉近雙方關係,家庭和洽又可避免情緒病發生,一舉多得。
在飲食方面,我們還應減少以下會損腦的飲食習慣:攝取過量的咖啡因咖啡因會減少腦部及許多器官的供血量,提早老化;而且會使腦脫水,影響思考。經常吃油炸食物油炸食物容易裂解並在體內產生自由基,造成腦部組織細胞的傷害。無糖不「歡」糖類是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分解過程迅速,容易引起血糖劇烈起伏,使腦部運作遲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