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中醫師鄭智仁指,在中醫角度而言,皮膚乾燥有內在和外來因素。內在的病因是皮膚乾燥的發病基礎,例如陰虛、血虛體質。
陰虛特徵:
口乾咽燥、鼻乾、皮膚乾、喜歡冷飲、大便乾燥、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
血虛特徵:
面色白、唇色淡、頭暈眼花、心慌心跳、失眠多夢、皮膚乾或脫屑、四肢麻木等。
季節轉變是外因之一,亦包括發病條件,例如外受風寒、飲食不節、情緒變化等,均能誘發皮膚乾燥。
若要改善皮膚乾燥的問題,鄭智仁指要注重整體平衡。情況較輕時,中醫會建議患者改善生活習慣,例如調整作息時間,早些休息防陰虛;飲食方面,要適時補充水份,少吃辛辣燥熱、多吃滋潤食物等。情況嚴重者,中醫會按其體質辨證論治,並確立以內服中藥,或飲中藥加外用中藥洗皮膚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