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生蛇症狀及原因|生蛇初期病徵為何?中醫拆解患帶狀疱疹高危一族及預防方法

生蛇症狀及原因|生蛇初期病徵為何?中醫拆解患帶狀疱疹高危一族及預防方法

邱宇鋒
註冊中醫師
日期: 2024-09-26

生蛇症狀-帶狀疱疹-生蛇原因-生蛇相片-治療-預防方法-中醫

【生蛇症狀 / 生蛇原因】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近年患者人數不斷上升,長者尤甚。帶狀疱疹的症狀除了可見於皮膚表面的紅疹、水疱、結痂、色素沉著外,還有不足為外人道的疼痛、麻木、痕癢、牽拉感、針刺感、觸電感等神經受損症狀。即使皮損已經康復,但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有機會對患者造成長期困擾。患者除了感覺不適外,反覆持續的疼痛也有可能影響睡眠、胃口、心情。

生蛇症狀-帶狀疱疹-生蛇原因-生蛇相片-治療-預防方法-中醫

生蛇原因|生過水痘就有機會生蛇?

帶狀疱疹屬於病毒感染,如果患者以前曾經患過水痘,引致水痘的疱疹病毒便會永久潛伏在體內的神經根,伺機而動。假如當事人因年老、勞累等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潛伏的疱疹病毒便有機會被重新激活而侵襲神經。當神經根感染受損,便可在該神經支配的特定範圍出現帶狀疱疹,以及連帶的神經痛症狀。生蛇不會傳染,它是自身攜帶病毒復發的疾病,但生蛇患者皮膚上的疱疹滲液,是帶有疱疹病毒的,可以令以前從未出過水痘的人染上水痘。

生蛇症狀-帶狀疱疹-生蛇原因-生蛇相片-治療-預防方法-中醫

生蛇症狀|帶狀疱疹初期病徵有哪些?

由於帶狀疱疹初起時的病徵不典型,患者可能僅覺有點疲倦乏力,狀如感冒,或者皮膚出現類似過敏的紅疹,容易漏診。患者往往要等到皮膚已長出叢集的水疱時,才可確診,此時神經根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如果帶狀疱疹患者求診西醫,醫生一般會處方口服抗病毒藥,或病人俗稱的「特效藥」。抗病毒藥的作用是及時截停病毒的複製以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至於病毒已經造成的破壞,則需要身體隨時間慢慢復原,平均需要數月。

生蛇疫苗-蛇針-生蛇症狀-帶狀疱疹-生蛇原因-生蛇相片-治療-預防方法-中醫

生蛇治療|中醫「生蛇」常見治療方法

至於從中醫的角度如何看待生蛇呢?生蛇中醫稱為「蛇串瘡」,在蛇串瘡發作的時候,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推斷病性,為肝膽濕熱,皮疹愈紅、範圍愈大者愈熱,疱疹愈多、出水陷膿愈厲害者愈濕,一般常用治療處方為龍膽瀉肝湯,清熱祛濕。上述這些都是教材上的理論內容,但中醫臨床上對蛇串瘡的認識遠遠不止於此。

首先,能否預計哪些人容易生蛇?第一個先決條件,是出過水痘。曾經出過水痘,也沒有接種過水痘疫苗,這些人在年老時會有生蛇機會,高發年齡在六十歲後。至於現時在嬰幼兒期已接種水痘疫苗者(自2014年7月2日起香港政府將水痘疫苗納入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所有於2013年1月1日後出生的兒童均合資格於衞生署母嬰健康院接種水痘疫苗),日後患水痘及生蛇機會都會顯著降低。

至於第二個條件,中醫觀點認為在出過水痘之後會否復發生蛇,與個人體質狀態有關。中醫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潛伏的病毒會被重新激活,不是因為運氣不好,而是有原因的。免疫力太強或太弱,都容易誘發生蛇,以中醫的說法,精血虧虛,或者虛火上炎者,都容易生蛇。

生蛇原因|生蛇與情緒健康的關係

第一類精血虧虛的人,與過勞有關,特別是精神方面的疲勞,常影響勞傷心神,勞傷肝血,勞傷腎精。長期失眠,包括難以入睡,經常早醒,多夢,或日間精神經常感覺疲憊者,以及情緒時常低落,鬱鬱寡歡的人,和經常心慌、容易驚恐者,都是精血虧虛的人,這種體質有生蛇的傾向,遇到誘因則容易生蛇。

生蛇高危群組|甲亢、糖尿病患者較容易「生蛇」?

第二類是體質陰虛內熱,陽熱亢進的人,平時性急易怒、暴躁、睡眠不足、緊張不安者,或者是喜歡吃辛辣熱氣食物,以及容易喉嚨痛、生痱滋、口乾舌燥者,容易有生蛇傾向。患有甲亢、糖尿病的人,即使有長期服藥把指數控制好,但體質上的偏頗仍然存在,也需要小心。還有一類是時常濫服補益藥物或成藥的人,例如在身體沒有實際需要情況下濫服像冬蟲夏草、人參、靈芝一類補藥,使本來穩定的體質弄成失調,算是自作孽。這些人在碰到誘因時也容易生蛇。

屬於上述兩類體質的人,當碰到勞倦、飲食不節、情志過極等壓力事件,這些誘因便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我遇過的案例中,有因為工作阻滯連續熬夜,有因為家人病倒或遇意外而憂心忡忡,有因為搬家勞累或家事煩心,甚至適應轉工、籌備婚禮、安排移民、節慶過勞等也可以成為誘發生蛇的因素。

要衡量自己是否生蛇的高風險人群,可以從日常生活經歷中認真審視自己平時的體質是否屬於上述兩類,又或者可向家庭中醫師請教。屬於生蛇高風險體質的人,現時可以透過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減低生蛇風險。對於不選擇接種疫苗的高危人群,應謹記要保持充足休息,勿過度操勞,及注意飲食清淡,勿使情緒大上大落,不要亂服補藥,以減少誘發帶狀疱疹的機會。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130285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