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血糖指數 | 餐後血糖指數超標恐引致嚴重併發症!註冊營養師傳授控糖飲食方法 + 中醫針藥改善病情

血糖指數 | 餐後血糖指數超標恐引致嚴重併發症!註冊營養師傳授控糖飲食方法 + 中醫針藥改善病情

德善醫療集團
中醫
日期: 2024-01-17

血糖指數-餐後血糖指數-註冊營養師控糖飲食-中醫針藥改善病情-德善醫療-註冊營養師盧君渟-註冊中醫師潘子剛

現時全港約有七十多萬人患糖尿病,即每十個當中便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1,可謂常見的「都市富貴病」。不少初確診的糖尿病人,明明定時服食糖尿藥物,少吃甜食,餐後血糖指數卻仍然控制不住。註冊營養師盧君渟(Sharon)直言,準時服藥只是控糖的基本要素,糖友們更要懂得挑選食物種類,正確管理好每餐進食的份量及時間,調整飲食順序,尤以控制好餐後血糖指數為重,只要血糖指數穩定,糖友們也可以吃得滋味、吃得健康。亦有不少人認為一旦患上糖尿病,便需要終身服藥。註冊中醫師潘子剛表示這是錯誤的觀念:「中醫可以透過針藥提升患者的臟腑功能,從根本紓緩糖尿病症狀,降低併發症風險,從而令病情逆轉。」到底如何控制餐後血糖指數?餐後血糖指數異常會對身體帶來甚麼影響?中醫與註冊營養師同時跟進又如何令糖尿病治療事半功倍?以下由註冊營養師Sharon和潘子剛醫師詳盡解說。

空腹血糖VS餐後血糖指數 後者恐致嚴重併發症

一般成年人空腹血糖水平應低於5.6 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水平應低於7.8mmol/L,若血糖水平超出正常範圍,就反映身體內胰島素分泌或功能上出現問題,影響血糖代謝。空腹血糖是反映至少八小時未有進食任何食物下的基礎胰島素分泌血糖指數;餐後血糖指數即反映進食後,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註冊營養師Sharon指出,兩者對監測病情同樣重要,而餐後血糖指數更加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相比起空腹血糖指數,餐後血糖指數飆高會造成血管損傷,更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冠心病等。正常餐前血糖值維持在4-6mmol/L;餐後血糖維持在5-8 mmol/L,才能降低血管受損的風險。」除此之外,糖尿病可併發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腎衰竭、視網膜病變、 白內障及青光眼引致失明;足部周邊血管病變及神經系統病變,引致感染、潰瘍、壞疽而導致截足(俗稱糖尿腳)3。控制糖尿水平,才能預防患上併發症。

血糖指數-餐後血糖指數-註冊營養師控糖飲食-中醫針藥改善病情-德善醫療-註冊營養師盧君渟

註冊營養師Sharon指餐前與餐後血糖指數差距越大,越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餐後血糖指數可由飲食著手改善

註冊營養師Sharon續稱,有些糖尿病患者即使持續服食降血糖藥,餐後血糖指數依然高企,原因包括:每餐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太高、所攝取的食物過於精製、胰島素阻抗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從改變飲食習慣著手。首先要控制每餐進食的份量,避免進食過多碳水化合物,以減低餐後血糖指數飇升的機會。主食應選擇一些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如:糙米、藜麥、粉絲等,並避免進食白飯、白粥、白麵包等精製澱粉。其次是攝取適量蛋白質及脂肪,因蛋白質及脂肪消化速度比較慢,有助穩定餐後血糖指數。Sharon也補充,建議糖友們可以選擇一些優質的蛋白質及脂肪攝取,例如:雞肉、魚肉、豆腐和雞蛋等,而脂肪方面,亦建議進食健康的脂肪,如果仁、橄欖油、牛油果等。最後更不要忽略增加水溶性纖維的攝取,亦有助穩定血糖指數的表現。午餐和晚餐都至少有一碗菜,可選黑木耳、秋葵等蔬菜。最重要是注意進食的先後次序:蔬菜→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從而延緩升糖吸收速度。只要每餐都調搭得宜,糖友們也能吃得滋味又健康。

中醫認為糖尿病可逆轉

糖尿病症狀方面,註冊中醫師潘子剛列出「三多一小」,三「多」是指常常口渴、肚餓、尿頻;一「小」則是體重下降。很多病人來問診時已知有糖尿病,部份病人正服西藥,亦有少部份病人才剛剛確診,不想一輩子服用糖尿藥因而求診中醫。「糖尿病患者需要一世服藥並非必然,中醫透過針藥,旨在提升身體機能狀態,從根本治理糖尿病。譬如:肺、脾胃、腎臟等臟腑的功能提升了,胰島素的穩定性亦可一併提升。所以,在中醫角度,糖尿病是可以逆轉的,患者亦有機會停藥。」

血糖指數-餐後血糖指數-註冊營養師控糖飲食-中醫針藥改善病情-德善醫療-註冊中醫師潘子剛

在中醫角度,糖尿病始於內部器官衰退,故以針藥提升身體機能狀態,從根本治理糖尿病。

中醫針藥紓緩糖尿病症狀

中醫診症講求辨別證型,一般糖尿病患者常見的證型有六種:肺胃熱盛、氣陰兩虛、肺脾氣虛、腎陰虛、陰陽兩虛及瘀血阻滯。潘醫師指出,其中氣陰兩虛佔了40-50%,這種證型的患者較常出現疲勞、口乾和尿頻等表徵。而在治療方面,中醫會根據病人發病的年期及內臟虧損程度來制訂治療方案。「對於早至中期糖尿病患者,一般會以滋陰生津的藥方去控制血糖指數,有病人服了兩個星期中藥,空腹血糖指數已由9重回7點多,效果明顯。」潘醫師續稱。針對餐後血糖指數偏高的問題,潘醫師建議患者可以正餐前先服中藥,提升飽腹感可降低胃口,從而控制食量。其次是重整進食秩序,正如註冊營養師Sharon建議,每餐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才吃碳水化合物,可大大幫助穩定血糖指數。

二師會診發揮加乘治療效用

潘醫師坦言,糖尿病與飲食的關係甚為密切,中醫與營養師一同跟進個案,可更緊密監察病情進展,「營養師可從日常飲食著手,根據病人的喜好及需要,制定合適的飲食方案,從中監察食物的選擇及份量。很多糖尿病病人都有高血壓、膽固醇和脂肪肝等問題,健康飲食對其他病症一樣有益處。病人的整體健康得到改善,對於中醫的針藥效能亦一定有所提升。」註冊營養師Sharon亦表示:「中醫會透過辨證診斷,處方中藥幫助病人改善體質,緩解臨床症狀,預防併發症。臟腑功能提升了,對穩定血糖亦能起相應作用。」由此可見,二師會診雙管齊下能夠起加乘的治療效果。

血糖指數-餐後血糖指數-註冊營養師控糖飲食-中醫針藥改善病情-德善醫療

很多糖尿病病人同時有高血壓、膽固醇和脂肪肝等問題,中醫及註冊營養師一同跟進個案,從中藥及飲食著手,改善多方面問題。(示意圖,非當事人)

病例分享:三個月治療血糖回復正常水平

在二師會診的病例中,近日最令潘醫師和註冊營養師Sharon印象深刻的是陳先生的個案。陳先生現年65歲,已退休,平日食無定時,除了糖尿病、高血壓,體重亦超標,需長期服用降血糖及血壓藥。初診時,陳先生剛剛感染新冠病毒不久,易疲倦,走路喘氣,表徵呈現長新冠症狀。細問之下,他一方面體質虛弱,另一方面臉色容易發紅,潘醫師指出這是「上熱」,血氣運行失調,要特別注意血管疾病,避免進行過度激烈的運動。中醫判斷陳先生為陰陽兩虛的證型,伴以痰濕體質。

「首先要處理肥胖問題,控制體重,需按照營養師建議的飲食方法,同時配合中藥調理,在三個月內,空腹血糖指數由5.8-6.1降至4.8-5.2,餐後血糖指數由8.3降至7.2。」潘醫師說。中藥方面,先用北茋補中益氣;潛陽藥材龍骨牡蠣鎮靜神經;二神湯、陳皮、白朮、淮山改善痰濕,這些藥材能整體改善脾胃狀況。註冊營養師Sharon補充,陳先生偏愛吃碳水化合物,而且比例太多,甚少吃蔬菜,以致血糖忽高忽低,尤以餐後血糖指數為高。她建議陳先生改吃纖維較高的澱粉質,如:糙米、紅米等。餐與餐之間不要隔六小時以上,若相隔太久,可以加入一杯低脂奶、一個小型水果作為小食。另外,餐後散步30分鐘,亦有助提升胰𡷊素的敏感程度。短短三個月的治療,陳先生的血糖指數已有不錯的改善。最後她提醒,精神緊張、睡眠不佳都會加劇糖尿病,時刻放鬆心情對病情絕對有幫助。

血糖指數-餐後血糖指數-註冊營養師控糖飲食-中醫針藥改善病情-德善醫療-註冊營養師盧君渟-註冊中醫師潘子剛

左:註冊營養師盧君渟(Sharon)

右:註冊中醫師潘子剛

 

8315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