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躺平族特徵 | 一係躺平做蟄居族一係朝九晚五?Z世代新Work Life Balance

躺平族特徵 | 一係躺平做蟄居族一係朝九晚五?Z世代新Work Life Balance

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
香港心理學會支部
日期: 2024-11-20

躺平族特徵-蟄居族- Z世代Work-Life-Balance-輔導心理學家

在當今科技普及的時代,傳統的朝九晚五工作模式和Z世代新生代的理想生活,漸漸顯露出巨大落差。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傳統職場不但難以帶來生活滿足,反而成為壓力的來源和枷鎖。尤其在香港這樣的高壓都市,生活成本高昂、工時漫長、競爭激烈,讓年輕人不禁質疑,努力工作是否真能改變現狀?有些人乾脆選擇「躺平」或成為「蟄居族」,認為奮鬥不值得,選擇放棄追求理想甚至遠離社會。

然而,隨著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另一些年輕人開始尋求個人價值與生活意義的新路徑。他們成為slasher「斜槓青年」,或是透過網絡創業、社交媒體來賺取收入,享受自由靈活的生活節奏。隨著網絡的普及和遠程工作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不少香港年輕人開始經營自媒體或從事自由職業,以此滿足個人需求。他們不再追隨傳統的職業路徑,而是尋找能夠體現自我價值的工作方式,追求生活和心理上的滿足感。

這種新興工作模式不僅改寫了「工作」的定義,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意義。本文將探討「蟄居族」與「躺平」現象的社會根源,透過心理學理論,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潛意識與行為心理學的理論,剖析年輕人背後的心理動態,並以日本「生き甲斐」(Ikigai)概念引導年輕人探索生命價值和方向。

從社會現象看「躺平」與「蟄居」的起源

「躺平」和「蟄居」的現象首先出現在日本(被稱為「ひきこもり」),指那些因壓力過大而退出社會、封閉於家中的年輕人。隨著亞洲都市壓力的增加,這種現象也出現在中國內地和香港。香港高企的房價、低增幅的薪酬、以及激烈的職場競爭,讓許多年輕人對傳統的「成功」概念逐漸失去信心。對他們而言,努力並不保證回報,反而容易陷入焦慮和無力感中。如中國內地及香港也是滿滿的「躺平」的論述、影像、hashtag、 memes、旅遊等等。

不少年輕人在家庭和學業的高壓下長大,但每當在學業或職場中遇到挫折,家庭往往強調結果而非支持和陪伴,讓年輕人感到孤單。結果,不少人選擇「躺平」,降低生活需求,避免對未來的失望。有些輔導個案中的年輕人甚至說,消極反而有效地減少了家長的期望,減少挫折感。這種被動面對壓力的方式成為「蟄居族」的生活形態,他們不僅遠離工作生活,甚至隔絕與他人的接觸,封閉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形成極端的「生存策略」。

可以從中理解到在當前亞洲社會中,「躺平」和「蟄居」的現象不僅是一種簡單的生活選擇,背後還涉及不同的心理狀態。以探討潛意識與意識層面的深層驅動因素,包括失敗恐懼、無助學習以及在家庭與社會中形成的價值觀對年輕人自我認知的影響。以下將深入解析這些心理機制,從而更全面地理解年輕人為何會選擇「躺平」或「蟄居」的生活方式。

睡眠調查:7成半受訪港人睡眠質素測試肥佬 專家教你5招提升睡眠健康

潛意識中的失敗恐懼:源於亞洲家庭的「成敗論英雄」

在大部分的亞洲家庭中,家長通常高度重視孩子的學業成就與職業表現,而容易忽略了個人成長和心理需求的發展。這種文化氛圍中,孩子的價值往往與「成敗」掛鉤,並被簡化為「成功就是好、失敗就是壞」的二元觀念。在精神分析中,這種家庭的互動會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形成深層的失敗恐懼,尤其在孩子無法達到預期時,這種恐懼會引發出退縮與自我懷疑的思考及行為模式。由於害怕失敗,他們傾向於選擇一種看似安全的道路——「躺平」或「蟄居」,以避免面對任何可能帶來失敗的挑戰。

根據佛洛伊德的防衛機制理論,面對住壓力或恐懼,人會自然地啟用一系列的防衛機制來保護自我,而「躺平」或「蟄居」就是這些防衛機制的體現。例如:

  • 回避(Avoidance:在無法承受的壓力面前,有些年輕人選擇將自己完全抽離,通過「蟄居」的方式來減少任何與外界的接觸,以此逃避面對挑戰的機會。
  •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在選擇「躺平」或「蟄居」後,年輕人可能會合理化這種選擇,例如「即使努力也無法獲得成功」或「在外工作不過是為了應付他人的期待」,以減少內疚感和自我懷疑,讓自己感到更為安全。
  • 投射(Projection:將不滿情緒投射到社會制度或他人身上,讓自己更容易接受當下的選擇。

這些防衛機制在短期內確實可以減輕壓力,給予個體片刻的安全感,但長期而言會造成自我封閉,使人難以成長和適應社會環境,從而陷入更深層的無助感。

社會和家庭結構帶來的集體習得性無助

除了潛意識的失敗恐懼之外,「躺平」和「蟄居」的年輕人還表現出一種顯著的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這種現象首先由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指的是當一個個體(包括人和動物)多次面臨無法改變的消極情境後,會產生無力感,即使未來有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再嘗試。亞洲社會中高度集中的競爭文化、資源分配的不平衡、加上成長中的挫折,使年輕人更易形成「努力也無用」的心態,強化了無助與空虛。

在成長過程中,許多亞洲年輕人被教育要「服從」和「適應」,因此他們的行為模式被固定在「達成既定目標」的框架中。然而,當他們進入現實社會,面對的挑戰往往超出個人的控制範疇,例如高昂的房價、有限的職業上升機會、以及普遍的階級壓力等,這些環境因素強化了年輕人的無助感。在一次次失敗或無法掌控的經驗中,他們逐漸接受了「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現狀」的想法,最終選擇了「躺平」或「蟄居」,以避免更多的挫折與失望。

躺平族特徵-蟄居族- Z世代Work-Life-Balance-輔導心理學家

長期的學習無助會讓年輕人對未來失去信心,並導致持續的空虛感。他們的生活看似簡單,但實則充滿無意義感,對未來缺乏憧憬。這種空虛感源於一種「被剝奪了選擇」的無力狀態,讓他們對任何有挑戰性的事情都不再感興趣。這是一種充滿被動與絕望的狀態,他們會認為自己無法創造任何改變,因此選擇躲避現實、逃避社會。

意識中的自我貶抑與過度批判:從成就主義到自我懷疑

亞洲文化在成長教育中多以成就為衡量標準,強調成績來定義個人價值,讓年輕人常常在意識中形成自我貶抑的習慣,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努力」。這種過於嚴苛的自我要求導致低自尊和持續的不滿足,形成「必須達到某種標準才算成功」的單一價值觀。當年輕人無法達到期望,便加深自我懷疑和焦慮,最終導致倦怠(burnout)。他們的倦怠源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焦慮,選擇「躺平」或「蟄居」則是一種逃避焦慮的方式,不必再面對「達不到標準」的壓力。這種自我批判模式,讓年輕人忽略了個人成長的多種可能性,而陷入「成敗論」的框架中,無法在成就之外找到自我價值。

總結以上的心理因素,我們可以看到「躺平」和「蟄居」不僅是一種個人選擇,更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策略。在意識層面,年輕人對於社會的成就主義與成功標準感到厭倦,因此選擇逃避挑戰,將自己隔離於競爭環境之外,以減輕壓力。在潛意識層面,這樣的行為反映了深層的失敗恐懼以及學習無助帶來的空虛感。他們的潛意識已經接受了「努力無用」的觀念,並在多次挫折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我無法改變現狀」的自我認知。

幫助年輕人重拾自信與意義的建議:

在這種情況下,幫助年輕人找到生命的意義和方向成為關鍵。透過職涯諮詢、社交支持以及引導自我覺察,能讓新世代逐步擺脫這種消極的生活方式。具體的建議以「生き甲斐」(Ikigai)為核心— 日本文化中意指「人生的意義」,強調人活著應該有一種能夠激勵自己每一天起床的意義(結合熱愛、擅長、社會需求及收入的平衡)

Ikigai-躺平族特徵-蟄居族- Z世代Work-Life-Balance-輔導心理學家

  1. 自我探索與覺察:年輕人應該鼓勵自己進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興趣、強項和價值觀。可以通過寫日記、參加自我成長課程或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導來幫助自己更有效地認識自我。

2. 設定小目標並持續反思與堅持:從設定一些小的、可實現的目標開始,比如學習一項新技能或培養一個興趣愛好,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是否享受並願意持續投入。在反思過後,

3. 接受「不完美的過程」:追求人生的目標的過程並非總是順利,我們從中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學會接受這個過程中的不完美,並從失敗中汲取經驗,而不是被數次的「摸釘」挫敗而被打倒。

4. 培養正向支持系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群組保持聯繫,建立一個支持自己的正向社交網絡,可以在困難時提供情感支持,並讓自己不至於感到孤立無援。最直接的方法可從你正在學習中的技能的同伴一同互相支持和進步。

5.  探索靈活的職業選擇:如果「朝九晚六」的固定工時生活模式不適合自己,不妨嘗試探索靈活的職業選擇,如自由職業、遠程工作或創業。這些選擇可以為年輕人於新世代中帶來更多的生活自主權,從而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

最後,隨著社會變遷和價值觀持續的轉變,我們每人也需要與時並進的同時,持續提高對自我的覺察和尋覓專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Ikigai 不僅僅是一種職業生涯的指引,更是一種尋找內心平靜與價值的生活態度。

 

輔導心理學家李顯耀先生撰文:輔導心理學家李顯耀先生 (Mr. Edward LI)

為香港心理間 PsyTime Hong Kong的共同創辦人及輔導心理學家,於攻讀輔導心理學碩士期間,專門學習及應用認知行為治療、精神分析及遊戲治療。在獲得專業資格後,繼續豐富不同的心理治療及輔導方法,如持續學習靜觀、接納與承諾療法、動機訪談等證書課程。自2018年起,於不同私人及公營機構為成人與學生提供個人與小組心理服務,以及積極參與心理教育工作,如於大專院校擔任講師、公司課程導師、提供職場員工培訓、失眠公開講座、到校學童小組及家長講座活動、撰寫親職教育專欄等。務求為個人及社會減低心理社會風險及提升心理資本和韌力。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1255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