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胎毒|胎毒會影響胎兒?所有孕婦都要?中醫提醒孕婦慎選清胎毒食物中藥及時機

到了懷孕後期,不少孕婦都會有一個疑問:到底要不要「清胎毒」。
11863次閱讀
到了懷孕後期,不少孕婦都會有一個疑問:到底要不要「清胎毒」。
清胎毒源於民間傳統做法,指有些孕婦到了孕期最後階段,其身體狀況會發生變化,容易出現上火的不適,例如長暗瘡、便秘、口乾、煩躁、失眠等。如果孕婦本身體質偏熱,或者在懷孕期間嗜食辛熱刺激食物,或休息不足,或過度進補,都有機會令上火情況加重,此時便可以適度使用偏寒涼的中藥或食物清熱,以平衡失調改善孕婦的不適。除此之外,古籍提及不少新生兒的疾病,輕則如皮膚濕疹、口瘡,重則如發熱、抽搐、黃疸等,都與「胎毒」有關。
古醫書認為如果孕婦可以在臨盆前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可減少新生嬰兒犯「胎毒」的機會,所以傳統上孕婦在產前有「清胎毒」的做法,確保孕婦及新生兒的健康。
根據經驗,「清胎毒」不是孕婦的必需指定動作,要不要用點寒涼藥物/食物清胎毒主要視乎孕婦本身的體質及當時的身體狀況。
如果妳平時有固定去找同一個中醫師看病的話,從既往病史加上連續看診的相處交流過程中,妳自己以及醫師都應該會對妳的體質狀況有一定了解。如果妳本身是個很容易熱氣上火的人,平時身體容易發熱、面紅耳赤、急躁易怒、尿黃便秘,加上平時又愛吃煎炸熱氣食物,那麼妳有很大機會身體會有積熱,到懷孕後期適度清熱是可以的。否則如果妳經常「面青口唇白」、怕冷、說話無氣、容易肚瀉,這類虛寒體質就不宜隨便清熱。
除此之外,中醫認為「急則治標」,到了孕期34周之後,如果真的感覺明顯上火不適,例如周身發熱、心煩、難入睡、多夢、滿臉暗瘡、大便乾硬等,也是可以清熱的。可運用於「清胎毒」的常用清熱中藥包括蓮子、蓮鬚、金銀花、菊花、黃芩、黃柏等,清熱食材如綠豆、西瓜、椰青等也可用於產前清熱,具體處方用藥可個別咨詢中醫師。建議孕婦如要清熱,應使用屬性寒涼的食材或藥材,而不是吃低溫、雪藏的冷凍食物,畢竟冷凍食物有機會刺激腸胃,弄出個腹痛來就不好了。
另外也要一提,不少出現在新生嬰兒身上的疾病,以前中醫會認為是「胎毒」,但其實跟孕婦完全無關,也跟孕婦在孕期有否進行「清胎毒」的步驟毫無關連。如果硬是要將新生兒黃疸、嬰兒濕疹等的責任都推到母親未有在孕期好好「清胎毒」上,在今時今日來說實在對孕婦很不公平,也白白增添了不少焦慮和壓力。要知道隨著醫學知識豐富,現在醫學界知道很多新生嬰兒的健康狀況都跟孩子自己的身體代謝有關,也與後天養育環境、飲食等有關係,從醫學角度實在不應該把初生嬰兒的健康問題都統統「賴」到孕婦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