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新冠肺炎與心臟病|新冠病毒或增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真實案例分享 心臟病發可以毫無徵兆

新冠肺炎與心臟病|新冠病毒或增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真實案例分享 心臟病發可以毫無徵兆

陳麒尹
心臟科專科醫生
日期: 2023-10-31

新冠病毒或增心臟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發毫無徵兆-陳麒尹醫生

今日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比較特別的個案,從而探討新冠肺炎與心臟病的關係。這一位男士自2020年起成為我的病人,那年他出現心絞痛,當時他有吸煙的習慣,三酸甘油脂很高,因心口出現持續痛楚而入院檢查,發現其右冠狀動脈有99%的閉塞,同年7月,我就替他進行了第一次的「通波仔」手術。

通波仔後積極戒煙減重 堪稱模範病人

完成手術後,這位男士相當「聽話」,即時戒煙、減重,並參與心臟復康治療,從中學習了不少減肥餐單及消脂運動。在密集式的復康治療期間,他每日都會將血壓記錄傳送給我,由我直接監察,持之以恆下,僅花了一年的時間,他的血壓便由以往需用3種降血壓藥控制,到可以完全停藥,體重亦一共減了12公斤,而所有膽固醇指數亦非常「靚仔」,壞膽固醇水平長期保持在1.5 mmol/L以下,三酸甘油脂亦維持在正常水平且沒有上升,脂肪肝指數同樣由嚴重轉為輕度。

這位男士絕對稱得上是「模範病人」,我亦經常在其他病人面前分享他的例子,作為參考及借鏡,希望其他病人也可以他為榜樣,努力在術後復康、戒口、運動、學習新的飲食習慣、戒煙。

冠心病患者難逃感染新冠肺炎

然而,「模範病人」在今年就遇到一個頗為棘手的難題,而這個難題就是避無可避的新冠肺炎。雖然他早已接中新冠疫苗,惟不幸地,他在今年8月首次確診,而他的新冠感染症狀亦屬明顯:持續發燒3天、喉嚨痛、失去味覺與嗅覺、出現腦霧、失眠、氣喘、咳嗽、心跳加速等。感染新冠後,他隨即諮詢醫生的建議,獲處方新冠特效藥並服用。

病情持續了7天,這位「模範病人」終於由陽轉陰,而新冠感染症狀亦得到緩解,自覺身體狀態輕鬆了不少。勤力的他隨即諮詢我能否重新開始做運動,我便回覆他要至少再休息一星期,才能開始進行緩步跑這類相較平和的運動,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的由10分鐘開始做起,讓身體逐漸適應。

新冠康復後再次跑步始見端倪

由於這位「模範病人」真的很乖,自2020年第一次接受「通波仔」手術後,每日他都堅持花上45分鐘在家中的簡易跑步機上跑步。新冠康復後,第一次上跑步機,他未見有任何身體不適,可是第二次當他延長跑步時間,由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便覺得跑步後身體有點不適。

起初,他以為只是新冠後遺症,氣喘與肌肉痠痛等症狀亦與新冠感染時的情況相似,便不以為然,繼續如常運動。有時,他覺得症狀反而在跑步後能夠得到紓緩,但再嘗試2至3次、運動後約30分鐘,他就感到心口出現一些痛楚,像是被壓住,甚至有一次更出現冒冷汗的情況,但他仍然認為是自己空腹跑步導致血糖低,並沒有即時通知我。

事隔約一至兩星期,這位「模範病人」前來覆診時,才告知我曾出現上述插曲,我隨即告訴他情況未必如他想像般簡單,並建議他入院作一次心道管檢查,除了可以藉此了解他新冠康復後的身體狀況,亦可檢查2020年術後至今支架的情況。

新冠病毒或增心臟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發毫無徵兆-陳麒尹醫生

心導管檢查揭驚人結果

檢查的結果卻是令人嘩然。整個檢查過程病人都處於清醒的狀態,我一邊做檢查,一邊向他解釋血管的情況,進入心道管室,檢查血管時,可以清晰見到2020年「通波仔」手術時放入的支架無任何問題。然而,左前降支由頭度至中度,收窄了80至90%,而左迴旋支的中度至尾度更是100%閉塞,懷疑曾心臟病發而病人不自知!最叫人驚訝的是,在開始心道管檢查前,我經已為他作詳細檢查,包括心臟酵素、心電圖及心臟超聲波檢查,完全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顯示病人出現如此嚴重的情況。

新冠病毒如何影響心臟

這位「模範病人」的案例發展到這裏,我們不妨探討一下新冠病毒與心臟病的關係。翻查資料及記錄,新冠病毒的確會增加心臟病的可能性,包括心律不正、心臟缺血、血栓,甚至心臟病發的風險。

據今年1月一項發表在醫學期刊《Cardiovascular Research》的研究,追蹤調查7,500多名患有或未患有心臟病的人士,而這群人均在2020年3月至11 期間感染了新冠肺炎。結果顯示,與未感染者相比,這群人在18個月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高出約40%,死亡的可能性亦高出5倍,經歷過嚴重感染的人士所面臨的風險甚至更高。

新冠病毒或增心臟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發毫無徵兆-陳麒尹醫生

最後,我為「模範病人」進行第二次「通波仔」手術,分別放置兩條新的支架在左前降支及左迴旋支。術後,他亦感歎自己「好彩」與「驚險」,自以為是新冠後遺症,沒有加以警惕,差點「晚節不保」。而他的個案亦告誡各位心臟病病人,即使是再微細的症狀,都不應該掉以輕心,一切要以自己的健康為大前提,適時向你的心臟科醫生報告身體的最新狀況。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4970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