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心臟復康的故事(上) | 急性心臟病發作後不可再做運動?心臟科醫生:度身訂造「心臟復康計劃」減23%死亡風險

心臟復康的故事(上) | 急性心臟病發作後不可再做運動?心臟科醫生:度身訂造「心臟復康計劃」減23%死亡風險

陳麒尹
心臟科專科醫生
日期: 2022-07-05

急性心臟病發作-運動-心臟復康-死亡率-行山

這是一個兩部曲的故事。主人翁是一位50多歲外籍人士,由英國金融企業外派、首次到香港來工作。在英國時,他有定期做體檢,一直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問題,冠狀動脈亦有鈣化跡象,因此長期服藥控制。

50多歲熱愛運動 冠狀動脈出現鈣化

他抵港後,首先就物色心臟科醫生,為他跟進在英國的治療。第一次會面時十分輕鬆,之後我決定讓他繼續服食原先用開的藥。而他初到貴境,花了一點時間摸熟香港的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也包括運動場所,因為他喜歡行山和踩單車,很希望在港可以繼續這兩種運動。

急性心臟病發作-運動-心臟復康-死亡率-踩單車

急性心臟病發作 半夜通波仔

經過兩次定期覆診之後,雖然兩次驗血都顯示他情況穩定,但有一晚,他太太突然致電給我,說他非常不適,有氣喘、心口翳悶,也覺得頭暈,量度血壓結果顯示偏低,因此希望尋求意見。這情況下,最適宜盡快到醫院,結果在醫院內診斷出他屬於急性心臟病發,當晚凌晨兩點左右進行了緊急通波仔手術,在血管內三個不同的位置放置了支架。他手術後情況穩定,大約三日後出院。(至於他心臟病發的原因,下一集再交代。)

急性心臟病發作-運動-心臟復康-死亡率

急性心臟病發後,從此就不能做運動?

其後他再覆診時,表現得十分不開心,情緒比急性心臟病發前大為低落。細問之下,原來有人對他說,急性心臟病發過後不能再做運動,但因為他來港後這段時間內行過幾次山,深深被山上的風景吸引;而他踩單車亦感到單車徑設施很完善,如果不能再玩這兩種運動,對他是一大打擊,所以他坐在診症室內一副抑鬱、情緒低落的樣子。

心臟科醫生度身訂造「心臟復康計劃」助達4大目標

於是我向他解釋,請他不用擔心。心臟病發作後其實一般都可以像過往一樣運動,甚至需要加大運動量。我們為他度身訂造了一個「心臟復康計劃」,希望可達至以下目的:

  1. 令他的心臟病風險因素得到改善。
  2. 令他運動的能力得以提升。
  3. 令他的存活率提升。
  4. 預防再次心臟病發。

急性心臟病發作-運動-心臟復康計劃-死亡率

一個常見的心臟復康計劃,通常包括服藥方案、而且要「服得對」;需要見營養師重新計算患者的卡路里所需及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的比例。其次,吸煙者必須戒煙,而最後就是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社交輔導和情緒支援。

36內達至中期目標 可減23%死亡風險

復康計劃的目標,可分為短期和中期:

短期目標——6至12個月內,減低心臟病發風險28%,減低因心臟病而再入院的風險42%。但對於總死亡率以及需要再次通波仔的風險,則暫時未見有正面影響。

中期目標——12至36個月內,可減低由心血管疾病引致死亡的風險23%。

心臟復康計劃的效果及好處

為何心臟復康計劃可以有這樣好的效果?主要是因為通過這計劃,可以令病人左心室的功能提升,降低體重,以及改善膽固醇和血壓。最重要的是減少病人血管 內以至整個身體的炎症,令血管功能得以提升。最終希望可減少心臟病徵狀,從而可如常生活、工作、運動、玩樂。所以,希望患者不要害怕做運動,心臟病發過後其實更需要做運動,但必須詳細制訂復康計劃,而不是貿貿然劇烈運動。

(下集待續)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3279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