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夏季養生 | 經常無胃口、易倦、有口氣?中醫推介4款食療湯水消暑袪濕(附食譜)

夏季養生 | 經常無胃口、易倦、有口氣?中醫推介4款食療湯水消暑袪濕(附食譜)

仁濟醫院
-
日期: 2023-06-21

早在5月上旬過了立夏後,正式踏入夏季,天氣開始逐漸炎熱。在中醫養生中,講求順應四時,三因制宜。黃帝內經有云:「春夏養陽」,所以夏季時要注意保養陽氣,留意起居飲食調攝,使身體陰陽平衡,減少病疾。

夏季養生:常見的身體狀況

香港位於沿海地區,天氣酷熱之餘,潮濕且多雨,最常受暑邪和濕邪的影響。暑邪其性炎熱,主升散,易使人體腠理開泄而出汗。相信大部分人都體會過有如蒸籠般的天氣。即使坐在公園或站立候車,不出數分鐘,就已經大汗淋漓。適量的出汗幫助降溫,幫助排走體內濕氣。但是過度的汗出會容易耗氣傷津,而出現心煩口乾,倦怠乏力。濕邪其性重濁黏滯,易停留體內,阻滯脾胃,影響脾胃受納腐熟的功能。因此,夏天容易出現食慾不振,腹瀉便黏,頭昏身重。

夏季養生:生活調攝

《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中有提到夏季養生時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起居上,夏季日長夜短,要根據太陽早起晚落,而延後睡眠時間,提早起床時間,睡眠時間不宜過長。要注意夜臥不是指午夜12-1點,古人即使夜臥,相對現代人而言要早,大概22-23點睡覺。情志上,要保持心境平和,精神歡愉,避免躁怒;亦要適量地進行戶外活動,接觸陽光。

另外,大多數人在夏天會經常開冷氣或風扇直吹,甚至冷水洗澡。雖說夏季陽氣最旺盛,但是我們要注意養陽,切忌以為陽氣偏盛,就能恣意貪涼,而損傷體內陽氣,使寒邪容易入侵身體。

夏季養生-無胃口-疲倦-口氣-中醫食療湯水消暑袪濕-食譜-夏季水果

夏季養生:飲食忌宜及食療建議

夏天屬於陽氣最旺盛的季節,人體易受暑濕之邪所犯,性味溫熱、辛燥的食物易引動體內陽氣,出現口舌生瘡、咽乾痛、便秘等「上火」的現象,不宜過食。油膩、濕熱都不宜多食,如肥肉、榴槤、芒果等。這些都較易阻滯脾胃受納腐熟功能,亦令脾胃濕熱,出現食慾不振、腹瀉便黏、牙肉腫痛、口氣大等問題。

夏天在食材上可選取性味稍涼,例如﹕

蔬菜類﹕蘿蔔、蓮藕、苦瓜、絲瓜、菠菜、白菜、冬瓜、莧菜、芹菜、通菜、青瓜等;

水果類﹕西瓜、奇異果、梨、蕃茄、車厘子等;

肉類﹕鴨、田雞、蜆肉等。

荷葉-夏季養生-無胃口-疲倦-口氣-中醫食療湯水消暑袪濕-食譜

圖片:荷葉

食療上可揀健脾益氣,消暑袪濕,清心養陰為主,如:

  1. 荷葉煲茶,適合汗多怕熱、心煩急燥者。
  2. 綠豆煲水或煲粥,能清暑利濕。
  3. 土茯苓、薏米、茯苓或赤小豆煲湯,能健脾袪濕,可再加上淮山、五指毛桃增加補益功效。
  4. 清補涼(百合、玉竹、芡實、淮山、蓮子、薏米等)煲湯,除了有芡實、淮山、薏米健脾袪濕之外,玉竹、百合、蓮子能清心養陰。

仁濟醫院-江秋怡中醫師

撰文:江秋怡醫師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學士
  •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
  • 治療:內科、針灸科
  • 專科培訓:醫管局六經辨證臨床應用培訓證書
  • 仁濟醫院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22702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