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試過開口時牙骹發出「卡卡」聲,甚至會張不開口?牙骹痛,即「顳下頜關節病」。在香港十分普遍,嚴重的會影響患者進食和生活。
據外國研究所得,患者多為30歲以上人士,又以女性為主。另外,工作時要經常說話,壓力大,或經常進食香口膠、果仁等堅硬食物的人亦容易因關節勞損而出現牙骹痛。約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有一定程度的牙骹痛問題。軟骨盤移位、骨關節炎、意外撞擊等都可以是成因。
一些病人能夠透過休息自行復原,部分則需配合適當治療才能舒緩痛症和張開口。若牙骹問題已持續一個星期多仍未復原,或痛楚已影響生活,便應求診。醫生會透過病歷、臨床檢查、醫學造影等為病人作出診斷,並提供合適的治療。為避免造成創傷,口腔頷面外科醫生一般會先從保守治療為病人對症下藥,例如處方消炎藥、配戴咬合板等。若一段時間後未見改善,而患者因關節而引起痛症 (非單純肌肉痛),便會進行俗稱洗牙骹的顳下頜關節沖洗術(Arthrocentesis)。
關節沖洗術洗術在90年代初開始普遍,醫生會先在顎關節放入兩枝針,再用生理鹽水沖洗關節,目的是把發炎的物質和纖維組積沖走,減低關節負壓力,亦可注入透明質酸潤滑關節。沖洗術屬於微創手術,時間短而且風險低,成功率可達85%,因此常用於軟骨盤移位的牙骹痛患者上。
醫學界仍未有劃一定義,需要更多研究來找出答案。
一般慢性牙骹痛引起的痛症,都與「甩骹」無關。若真的是「甩骹」,口部會不能閉合和非常痛楚,與牙骹痛很大分別。
延伸閱讀: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