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全球確診人數累計突破1,300萬人。而香港的疫情第三波爆發,香港書展、香港電腦通訊節2020 暨 健康與運動科技博覽等活動,宣布將延期舉行。政府今日(13日)公布新增52宗確診個案,41宗為本地確診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形容情況相當險峻,社區或存在很多隱形個案。市民要留意身體狀況,做好個人防疫,亦要減少外出。究竟新冠肺炎症狀有哪些呢?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初領導由來自中國、德國、俄羅斯、美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25名中外專家組成的聯合考察小組,在中國展開為期9天的調查新冠肺炎疫情。報告於3月初公布,指根據目前在中國觀察到的流行病學特徵,認為新冠肺炎幾乎人人易感染,「儘管可能存在易感性增加的危險因素,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明確感染後是否具有免疫力。」
小組又認為「新冠肺炎在無防護下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間發生傳播,並且根據現有證據」,「也不認為空氣傳播是主要傳播方式」,「但在醫療機構中或可存在因醫療操作產生氣溶膠而發生空氣傳播的可能」。
據了解,大多數感染COVID-19的患者為輕症並可痊癒,而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為年齡60歲以上,以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基礎性疾病者,另外兒童病例似乎很少且病情較輕,「極少數19歲以下病例發展為重症(2.5%)或危重症(0.2%)」。
圖片來源(部分):上海地鐵shmetro、政府圖片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