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破肺癌迷思
編輯: Cherry Yeung
日期: 2012-06-29
基因令非吸煙人士患上肺癌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何重文醫生表示,二十年前超過九成肺癌患者都是吸煙人士,但近年在亞洲尤其是香港越來越多肺癌患者沒有吸煙習慣,而他們也是較年輕的,四、五十歲的患者並不罕見,女性也較多。何重文醫生相信他們患病的原因與基因有關:「這些非吸煙肺癌患者可能帶有某些基因,以致他們對致癌物的抵抗力較差,即使只於環境中接觸少量致癌物,也足以引致肺部長出腫瘤。」由此可見,肺癌已不再是吸煙人士的「專利」。
儘管,受肺癌威脅的而不再限於吸煙人士,但它的威脅性開始下降。何重文醫生表示:「肺癌不容易治理的原因,是由於現時肺癌沒有有效的普查方法,可以在病徵未現時及早發現,大部分患者也是在感到不適才求診,但這時腫瘤大多已經出現擴散,病情已屆晚期,難以治好,但隨著醫學界對肺癌的認識增加及治療的進步,在控制肺癌腫瘤上多了一點把握。」
分門別類可提升治療效果 現時,治療晚期肺癌除了使用化療,還有標靶藥物,包括抑制腫瘤血管生長的、針對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及針對EML4-ALK因子的,增加了治療選擇。與此同時,肺癌可以按細胞的形態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而當中佔了大多數肺癌個案的非小細胞肺癌,又可再細分為大細胞癌、腺癌及鱗狀細胞癌;另外肺癌腫瘤也可以帶有不同的生物標記(biomarker)。何重文醫生表示,這些分類及特徵可以協助醫生為患者選擇更適合的治療,提升治療效果,例如:
晚期肺癌腫瘤的特性 | 適合接受的治療 |
腫瘤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 | 較適合服用針對EGFR的標靶藥物 |
腫瘤帶有ALK基因突變的 | 可考慮接受針對ALK因子的標靶藥物 |
腫瘤沒有上述生物標記及 | 可選擇抑制腫瘤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 |
184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