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抗癌有法 >  中大研究:診治早期肺癌新技術 切除微細病變組織

中大研究:診治早期肺癌新技術 切除微細病變組織

Zoe Lai
編輯: Zoe Lai
日期: 2020-08-24

近日才女林燕妮被肺癌奪去生命,而肺癌亦是香港健康的頭號殺手。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2015年超過4千人死於肺癌。因早期肺癌徵狀並不明顯,故此患者往往在病發中後期才得悉自己患病,但為時已晚。近年,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利用最新技術,能找出肺部少至2毫米的病變組織,即時活檢及移除,至今已為超過 50 名患者移除肺部的可疑組織。

檢測小至2mm病變組織

在2015 年,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胸腔外科團隊使用「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ENB),透過實時影像,協助外科醫生準確地找出肺部內的微細病變組織,體積可小至2毫米,抽取組織作活檢,甚至即時移除,為亞太區首宗手術。至今,已有超過50名患者的肺部可疑組織被移除,當中超過70% 確診早期肺癌,有效防止患者病情惡化,及早獲得適當治療。

在未出現「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前,當肺部 X 光或電腦掃描中出現陰影,醫生需要抽取組織,以確定是否惡性,而抽驗的方式則視乎病變組織大小及位置。

比傳統方法優勝 減少創傷及併發症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劉穎虹醫生解釋:「傳統抽取組織的方法,如細針穿刺胸壁活檢或開胸手術,入侵性及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高,傳統氣管鏡可達的肺部範圍亦十分有限。」相反,新技術可用單孔微創方式,深入肺部難達部位,同時處理多個微細病變組織及腫瘤,免卻大創傷的手術及併發症,更好地保存患者的肺部功能,加快復原。

雖然ENB技術有助尋找肺部可疑組織的位置,但仍可能存在4-6 mm的定位誤差,不利診斷直徑少於1 cm的組織。利用混合手術室的實時影像設備,就可將誤差大大收窄。



Text_Zoe

----------------------------------------------------------------

延伸連結:肺癌基因檢測 防範病症好助手

6731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