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腹瀉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1-05-03
伴隨著美好的自製悠長假期而來的,除了一幕幕良辰美景之外,可能還有水土不服,或不慎吃下不潔食物所引致的肚痛、肚瀉。拉肚子的滋味,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但其發生原因,除了進食不潔或未煮透的食物外,有否想過「心情唔好」、「好忟」、「好緊張」等情緒變化,也可以導致我們「痾」不停?
緊張時刻作怪
相信不少學生、上班族均曾經歷:每逢考試前的兩、三天,正當聚精會神地溫習作最後衝刺之際,又或是,在等待開考時,肚子總是不識趣地痛起來:或隠隠作痛,或絞痛難忍,上洗手間後疼痛有所緩解;又或正準備開一個重要會議、快要輪到自己匯報時,一緊張肚子又開始痛了,必須先上洗手間,才能繼續專心應付工作,情況尷尬。
情緒致腸胃受壓
這類腹瀉的發生,與情緒變化有密切的關係。一般來說,此類病人性情較急躁,容易發怒或與人爭吵,並容易感到憂鬱等。從中醫角度來說,過度的壓力、緊張等情緒會使肝(這裡是說中醫的「肝」)的機能紊亂,肝氣過盛,如發怒、暴躁,或肝氣鬱結如憂鬱不暢,也會妨礙脾胃對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引起肚痛、肚瀉等症狀。
按摩行氣解鬱
要改善這種情況,最重要當然是放鬆心情,盡量不在日常生活中累積壓力。然而,說易而行難,要做到凡事隨遇而安、處之泰然,相信要經過不少人生的歷練才能學懂。在此之前,每當「谷氣」、「條氣頂住頂住」、「好嬲」時,可適當進食有助疏理肝氣的食物,如白蘿蔔、韭菜、或茉莉花泡茶等;也可按摩位於足部的「太衝穴」,或是胸前的「膻中穴」,均有助行氣解鬱。
太衝穴:在腳背,在第一與第二隻腳趾之間。
膻中穴:在胸骨上,位於兩個乳頭的水平線的中央。
撰文:陳苡苡中醫師
62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