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女士表示:「最初做完手術,都擔心可能需要接受化療,一來會為家庭帶來經濟負擔,二來又聽過好多人講做化療,或會出現嘔吐等不適反應,所以當時成個人冇曬心機,心情十分沉重。我好感恩獲基金會資助,接受基因檢測,之後知道可以免除不必要化療,只需要接受荷爾蒙治療,以及每三個月打補骨針一次,頓感鬆了一口氣,心情也好起來。」
另外,88%受訪者認為選擇乳癌治療方案主要會考慮副作用及近6成會考慮經濟狀況,63%表示希望有替代方案免除化療。97%受訪者認同更精準方法有助預測化療潛在效益,從而減低過度或不足治療風險。
香港乳癌基金會乳健中心名譽醫學顧問、外科專科蔡麗賢醫生解釋:「醫生會根據腫瘤大小、腫瘤分級、受影響淋巴數量、荷爾蒙受體反應、腫瘤組織學等,預測病情發展及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除上述考慮外,亦會根據病人的年齡、體質、意願、長遠癒後情況等多方面評估治療風險和方法。根據臨床研究,大部分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早期乳癌患者並無法從化療中獲得額外的治療效益。」
此外,她補充,化療亦可引起短期和長期副作用及影響,例如可引致口腔炎、疲勞、腹瀉、嘔吐等情況,可對生活質素、工作及家庭生活等方面造成影響,「因此為乳癌患者制訂治療計劃時,應當權衡化療的利弊,而『乳癌腫瘤基因檢測』就能讓患者知道從化療獲益的可能性,可以更針對個人病情,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盡量減少副作用及對生活的影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