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腦癇症|研究指腦癇患者失業率逾3成 43%認為對受僱或工作有負面影響

腦癇症|研究指腦癇患者失業率逾3成 43%認為對受僱或工作有負面影響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1-12-14

腦癇症

腦癇症是最常見的腦科病之一,估算全港約有6萬人患有腦癇症。近日有一項研究發現,本港腦癇患者失業率達33%,有近4成受訪者表示腦癇症對其受僱或維持工作有負面影響。

香港大學醫學院腦神經內科、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及香港腦癇基金會聯合公布最新腦癇症患者就業狀況調查,團隊在2019年向年齡介乎16至65歲的香港腦癇症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成功收集到138份有效問卷,結果發現有66%受訪者參與勞動市場;近8成腦癇病情較輕微,屬局部性腦癇,發作時患者不會跌倒或抽搐,表現好像夢遊,或出現無意識的行為,如重複咀嚼及搓手等,只維持數秒至3分鐘,並非公眾較為認識的全腦性腦癇。

此外,調查亦發現43%受訪者表示腦癇症對其受僱或維持工作有負面影響。近4成受訪者更具大學或以上程度學歷,可惜仍有33%受訪者失業,腦癇患者及其家屬同受壓力,情況令人關注。75%在職的腦癇患者中,平均每月兩次局部性腦癇發作,影響日常生活。團體倡建立腦癇友善工作間,及關愛患者及照顧者。

腦癇讓患者面對其受僱或維持工作的挑戰

調查又分析腦癇對受訪者在工作上的影響及腦癇症患者面對其受僱或維持工作的挑戰。43%表示腦癇症對其受僱或維持工作有負面影響,團隊發現他們的就業情況與三個因素與有相關聯,包括缺少技能或教育水平不足、腦癇發作頻率及腦癇的負面標籤或歧視。港大醫學院名譽助理教授張錫坤醫生補充指,調查結果已撇除疫情影響失業的因素。

倡企業建立腦癇友善共融工作間

腦癇症患者趙先生分享,腦癇患者就像隱形病人,然而如果更多人認知這個病,從而協助共融會更加好。他自己求學階段及求職時期都算比較幸運,加上心態比較樂觀,及後亦適時告訴身邊同學及同事/上司有關病情,即使遇到大發作,身邊人都諒解及願意伸出援手作出適當協助來幫助自己。但他指出,認識不少患者總是比較恐懼披露病情。這跟坊間及職場誤解、不認識腦癇症有關。他希望更多公司及雇主正視及接納腦癇症,令大眾及患者釋除疑慮,讓有關雇員可以展示能力、發揮所長。

香港腦癇基金會榮譽顧問熊德鳳女士指出,大部份腦癇患者受藥物控制,工作能力與常人無異。腦癇發作非常普遍,但維持很短的時間,患者便會恢復過來,繼續工作,建議企業把腦癇症列入公司的職員健康推廣及培訓活動,增加僱主及員工對腦癇的認識及相關處理方法,並且提倡企業建立腦癇友善共融的工作間,共同建構可持續的社會。

faq

甚麼是腦癇症?

腦癇症是一種令患者反覆出現抽筋的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當腦部神經細胞活動受到干擾,患者便會抽筋,並出現異常的行為、徵狀和感覺,包括失去知覺。每個人一生中患上腦癇症的風險介乎3至5%,以新生嬰兒、兒童和長者患上此症的風險最高。抗腦癇藥通常是治療的首選,惟如若藥物未能控制病情,便可能要施行手術或按醫生指示採用其他療法[1]。

Text:Fion

參考資料:
  1. 《口服抗腦癇藥》

1568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