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5日)發表其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當中部分重點,包括鼓勵生育、發展醫療創新樞紐、跨境救護車服務、鼓勵長者應用樂齡科技等。
政府正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政府商討救護車跨境運送病人服務,把病人於醫院之間點對點直接運送,提供更佳支援。
政府會繼續提升公營醫療服務,包括:
2024-25年度,政府向「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加強資助合資格的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借和試用科技產品,例如醫療護理超低床和智能防遊走系統等,提升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生活質素,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為持續強化香港整體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政府會作前瞻性預防和策略部署,包括:要求部門及香港機管局、港鐵等公共機構以底線思維,把社會損害減至最低為導向,全面檢視應變預案;針對高風險環節,包括氣象預測預警、水浸、山泥傾瀉及交通運輸等,研究更好善用科技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高風險評估能力;就極端暴雨引發較大型的山泥傾瀉事故,進行系統性調查和研究,針對更多天然山坡策劃山泥傾瀉緩減措施。
同時,亦預計全速推展超過80億元的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包括黃大仙及港島東區等曾發生較嚴重水浸事故的地區。另外,渠務署會於明年完成「應對海平面上升和極端降雨的防洪管理策略規劃研究」,制訂更前瞻性的策略。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