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每十萬名港人中,便有約60人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且為年輕女性居多,有紅斑狼瘡或類風濕性關節炎家族病史亦屬高危。為了控制炎症,醫生或會處方類固醇予病人,但不少病人,尤其是女士,都怕服用類固醇後會出現水腫、月亮面等副作用。
以類固醇為例,患者服用後除會出現容易感染及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外,外觀方面亦受影響。王醫生解釋:「在服用類固醇後,有些患者會出現水腫狀況,亦有可能增加食慾。再加上因紅斑狼瘡引起關節發炎減少運動,體重亦隨之增加,易積存脂肪於腹部、臉部和後頸。」
近十年,醫生或會處方生物製劑予病人控制病情。生物製劑針對性地抑制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Blys)及第一型干擾素(type 1 interferon),能有效地調理免疫系統失調,避免炎症反應繼續加劇。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風濕病學會亦在其2023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症的指引中建議,經醫生評估後,可考慮盡早加入生物製劑,減少甚至停用類固醇,以控制病情,減低復發率。現時醫管局的撒瑪利亞基金和私人診所亦有資助有經濟需要的患者使用生物製劑。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