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系統性紅斑狼瘡會好嗎?嚴重或可致腎衰竭!醫生拆解成因、高危一族及常見治療方法

系統性紅斑狼瘡會好嗎?嚴重或可致腎衰竭!醫生拆解成因、高危一族及常見治療方法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5-04-08

王靜嫻醫生

在香港,每十萬名港人中,便有約60人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且為年輕女性居多,有紅斑狼瘡或類風濕性關節炎家族病史亦屬高危。為了控制炎症,醫生或會處方類固醇予病人,但不少病人,尤其是女士,都怕服用類固醇後會出現水腫、月亮面等副作用。

盡早治療炎症 助減器官受損風險

風濕病科專科王靜嫻醫生表示:「嚴重的紅斑痕瘡症能對器官造成不能逆轉的損害,當中以腎炎最為常見,嚴重或可致腎衰竭。故治療目標是盡早治療炎症,減少器官受損的風險。」 傳統的治療選擇包括免疫抑制劑和類固醇,旨在抑制免疫系統,控制炎症,預防復發。雖能有效控病情,但亦有不少副作用。

降膽固醇食物 | 膽固醇超標是都市慢性殺手!高膽固醇會遺傳?醫生拆解成因、治療及有效降低血脂的改善方法

以類固醇為例,患者服用後除會出現容易感染及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外,外觀方面亦受影響。王醫生解釋:「在服用類固醇後,有些患者會出現水腫狀況,亦有可能增加食慾。再加上因紅斑狼瘡引起關節發炎減少運動,體重亦隨之增加,易積存脂肪於腹部、臉部和後頸。」

治療

近十年,醫生或會處方生物製劑予病人控制病情。生物製劑針對性地抑制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Blys)及第一型干擾素(type 1 interferon),能有效地調理免疫系統失調,避免炎症反應繼續加劇。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風濕病學會亦在其2023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症的指引中建議,經醫生評估後,可考慮盡早加入生物製劑,減少甚至停用類固醇,以控制病情,減低復發率。現時醫管局的撒瑪利亞基金和私人診所亦有資助有經濟需要的患者使用生物製劑。

抑鬱症成因-抑鬱症症狀-抑鬱症治療

紅斑狼瘡真實個案分享:24歲女併發腎炎 情緒低落

曾有一名24歲女教師,求診時出現腎炎、皮疹及手部和雙膝關節痛等症狀。關節腫痛令她連走路亦有困難,因此情緒十分低落。當初使用羥氯喹、環孢素及類固醇,但療效未如理想,及後使用生物製劑,成功控病之餘,類固醇劑量亦逐漸降至5毫克,大大改善身心健康,重拾自信。

保持良好健康飲食習慣

藥物治療固然重要,王醫生亦建議患者平日健康飲食,避免進食三高及「生冷」食物,多做慢跑等運動。另外,由於患者較易受感染,故建議接種流感等疫苗,減低復發率。

Text:Fion

232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