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每年4月1日愚人節,相信不少人都會想起一代巨星張國榮(哥哥)。數數手指,哥哥已經離開了我們21年。在這21年間,大眾對哥哥的思念未有減退,而其鏡頭前的風采,無論是電影《英雄本色》年輕氣盛新紮師兄,《金枝玉葉》才華洋溢的唱片製作人顧家明Sam,還是《倩女幽魂》清秀書生寧采臣等經典角色,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而2002年上映的《異度空間》是他最後一部作品,外界有傳他因為未能抽離戲中角色而患病,更指哥哥出現精神恍惚、嚴重失眠等情況。其胞姊張綠萍後來受訪時透露,哥哥所得的是生理上的抑鬱症,而非心理病。
抑鬱症是愈見普遍的情緒病,據統計,全球患者超過2.64億名[1],而香港則已有逾30萬人患上抑鬱症。女性較易患上抑鬱症?據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資料顯示,在發達地區的總人口中,男性及女性患上抑鬱症比率分別為約5%及10%,而成人首次患上抑鬱症的年齡,通常介乎30至40歲[2]。精神科醫生張力智曾指出,抑鬱症患者的情緒會出現改變,引致思想、身體狀態及行為上相關的症狀。大部份患者的心情會持續低落、對身邊事物失去興趣、動力下降及思想變得負面。
醫學研究發現,有些因素會提高罹患抑鬱症的風險,例如生理因素方面,腦內神經傳遞物質活動失調;其他的身體疾病,如甲狀腺分泌過低和紅斑狼瘡症;藥物和酒精等,都與抑鬱症有關。若父母或直系親屬曾患有抑鬱症,該兒童或青少年患上抑鬱的機會亦會增加。不過,相對於遺傳因素,外部壓力在誘發抑鬱症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面對學業問題、轉校、升班;被人欺淩;父母分居、離婚;突然病重或長期病患;或經歷人生重大轉變等,都是常見的誘發因素[2,3]。
張醫生續指,抑鬱症跟日常生活中的「不開心」分別在於,後者「不開心」和情緒低落是較短暫和輕微的,隨著時間淡化後,情緒便會回復正常,並不會對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惟如果抑鬱情緒是無緣故地產生、症狀的數目較多,持續時間較長或嚴重程度更高,並且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就有機會代表患病。他補充,「大腦內有一些掌管著情緒的化學物質,包括『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然而若長期處於壓力沉重的情況下,可能會令這些化學物質的水平下降,繼而引致各種情緒問題,而這些問題並不一定能靠『看開點』,『放鬆啲』或是單純用意志力去克服。」
如果出現以下多項症狀,持續逾2周,並同時影響到正常生活,例如工作和社交等,便有可能患上抑鬱症,建議宜盡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4]。
根據症狀的數量和嚴重程度,可將抑鬱發作分為輕度、中度或嚴重。在亞太地區有逾9成的重度抑鬱症患者不向外尋求協助,而在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因這些症狀自殺身亡。澳洲蒙納許大學阿爾弗雷德精神病學研究中心主任賈亞里庫卡尼教授直言:「一旦抑鬱症被延誤診治,會令患者的生活質素變差,他們有機會面臨失業、家庭破碎,甚至萌生自殺念頭,最終喪失生命。因此,延誤診治對部分個案是可致命的。」[5]
耐心聆聽:以同理心多了解病人,鼓勵病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及難處,及給予適當的支持。陪伴關懷:陪伴病人做他感興趣的事。積極生活:鼓勵病人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接觸。細心觀察:發現病人的行為有異時,盡快向專業人士求助[7]。
Text:Fion圖片來源(部分):電影《倩女幽魂》、《家有囍事》、《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劇照;《當真就好》MV截圖
參考資料:1. 世衛《抑鬱症》2. 抑鬱症3. 焦慮/抑鬱情緒知多D4. 抑鬱症5. 抑鬱症|逾半重度抑鬱症患者未獲正確診斷 專家列出9大症狀要注意6. Shall we talk《抑鬱症》7. 《一起來聊抑鬱症》
📍求助網站和熱線: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7350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0000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生命熱線:23820000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噏」24小時網上輔導:91012012(SMS)學友社學生熱線:25033399利民會《即時通》:3512262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