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起頭痛原因有很多,例如睡眠不足、藥物影響、緊張壓力等。想緩解頭痛,不少人或會服用止痛藥減輕疼痛。然而這是治標不治本,若要根治頭痛,找出痛楚根源。有台灣醫生近日分享一個病例,有一位30歲女子因上班就會頭痛,於是前去求診,原以為是壓力造成的緊張性頭痛,但經醫生診斷下,發現竟是放在座位、用來紓壓的「擴香瓶」產生過敏,引起鼻竇發炎,繼而引發頭痛。
台灣家醫部預防醫學科醫師洪暐傑在社文平台發文分享,在仔細詢問下,該女子稱小姐頭痛都是發生在額頭位置,「有種被壓住的感覺,低頭的時候頭痛悶悶的感覺會更加不舒服」,「上班前還好好,上班一陣子開始,就會有鼻塞流鼻水的症狀」。
她之後仔細回想到「這段時間以來,想說讓自己工作比較不要太緊繃,有買了擴香瓶放在自己的座位,所以上班一段時間,就會開始鼻塞流鼻水,當天照了X光,一般來說鼻竇是充滿空氣,X光應該要黑黑的,小姐的左邊額竇一片白白的,確認是額竇鼻竇炎,後續小姐接受了鼻竇炎的治療,也把桌上的擴香瓶收起來之後,頭痛就沒有這樣發生囉」。
洪醫師解釋,竇性頭痛是鼻子旁邊的鼻竇發炎,從而引發頭痛。「在鼻子旁邊有連通的好幾個空腔,稱為鼻竇,當鼻竇因為感染、發炎、過敏引起阻塞的時候,裡面積著的膿或是發炎腫脹刺激神經就會造成疼痛,鼻竇有四個,額竇(前額),上頷竇(鼻子外側),篩竇(兩眼中間),和蝶竇(鼻子後上部),不同的鼻竇發炎,疼痛的位置會有不一樣,額竇發炎會覺得額頭的地方疼痛,眼眶周圍和臉頰的話是上頷竇或是篩竇發炎,比較偏後腦杓的話是蝶竇。」
頭痛大部分是緊張性頭痛或是偏頭痛,洪醫師指,竇性頭痛的比例相對比較少,竇性頭痛的話有幾個可能的特徵:
洪醫師提醒,若然頭痛合併以下5種情況,建議需要立即就醫評估。
洪醫師還分享:「這個部分英文有個口訣,中文我們也來創造一個口訣,叫做『全神突發大不同』,『全』全身症狀、『神』神經症狀、『突發』突然發作、『大』年紀較大、『不同』和以往不同。」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