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情緒管理 >  吹神口中的社交焦慮症

吹神口中的社交焦慮症

May Chan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3-09-12

早前陳奕迅曾公開聲稱自己患上躁狂抑鬱症症和社交焦慮症,令一眾愛戴他的粉絲都擔心不已;但隨著他休息後澄清傳言和近日又再活躍幕前,相信大家都知道他只是跟大家開了一個玩笑。不過,也多得吹神亂「吹」,社交焦慮症才忽然受關注。

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
圖片來源:精神科醫生張力智

社交焦慮症又名社交恐懼症,是一項較新的臨床診斷,於1987年的精神科診斷統計手冊(Diagnostic Statistical Manual)才有較詳細的界定,故此不單市民對這病症不太認識,甚至專業人士亦不易察覺病徴。社交焦慮症可分為特定性(Social Phobia)及廣泛性(Generalized Social Phobia)。前者是指患者對特定或個別的社交場合感到害怕,而後者則代表患者廣泛地害怕不同的社交場合。

一般而言,對陌生人或環境產生緊張的情緒是正常的,但若這恐懼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學業甚至人際相處時,那就是問題了。

患者恐懼在社交場合中與人相處,因與人相處就自動帶來害怕被別人評頭品足的情況,甚至產生被別人拒絶或看不起的思想和感受。這極度的恐懼只在社交場合發生,當患者獨處時這困擾是不會出現的。

在別人的目光中,社交焦慮症患者是一群害羞、沉默、退縮、隱藏自己、不友善、緊張、迴避別人或對其他人和事不感興趣的人。但其實他們十分渴望可以擁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和與別人溝通,卻事與願違,他們內心的痛苦不能言喻。

常見的社交焦慮情境
社交焦慮症患者害怕在以下的場合出現:

  • 被介紹給別人認識
  • 表達不同的意見或不滿

  • 成為人家的目光焦點
  • 在公開場合表演;例如比賽、演講、演奏樂器等
  • 參加或主持社交活動

  • 與店員或職員交談或交涉
  • 與有權位的人會面;例如與重要人物交談
  • 在社交場合中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應對或表達自己

  • 容易「臉紅」及感到「難為情」
  • 接觸別人的目光
  • 在公眾場所吃東西、打電話、傾談,甚至寫字

三種層面的反應
面對以上的情況時,患者常有以下三類的反應:
1. 負面思想
社交焦慮症患者常帶負面的想法。他們覺得自己不被人接納,常誤會別人的目光或注視是輕視他們的表現。當他們越擔心別人因察覺到自己的緊張而被視為有問題時,他們便越加緊張及難以適應社交場合。

2. 生理及情緒反應
當患者的腦海中充滿著重覆的負面思想時,身心會出現以下的徴狀,包括:焦慮、極度恐懼、緊張、心跳加速、臉紅、大量出汗、口乾、手震、肌肉抽搐、呼吸急促等。而持續明顯的害怕感是最常見的情緒反應。

3. 行為表現
雖然患者均知道自己的焦慮是過度及不合理的,但那種置身於受威脅情境下的感覺令他們不期然會逃避;如沒有選擇下,只好勉強忍受。

若得不到合適的治療,這些焦慮的思想及感覺只會持續而不會自動消失。研究顯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同時進行藥物治療(如服用抗焦慮或抗憂鬱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及早向醫生尋求協助是重要的第一步。

5690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