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發燒要即時用藥?擔心X光輻射?心痛也要醫!兒科醫生分析如何平衡父母「切膚之痛」VS醫療風險

我們現代都認為自己飽讀詩書,所以應該能夠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過,在實際的生活中,我發覺其中一個容易令大人失去理智的事情就是:子女生病。只要是急病,父母便會手忙腳亂。而且在要決定事情時,往往不能夠作出理性的決定。例如擔心孩子會痛、擔心會有幅射、擔心可能是遙不可及的藥物副作用等等。以下是我們常見父母在感到心痛時而感到躊躇的決定。讓大家多理解一下:
11706次閱讀
我們現代都認為自己飽讀詩書,所以應該能夠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過,在實際的生活中,我發覺其中一個容易令大人失去理智的事情就是:子女生病。只要是急病,父母便會手忙腳亂。而且在要決定事情時,往往不能夠作出理性的決定。例如擔心孩子會痛、擔心會有幅射、擔心可能是遙不可及的藥物副作用等等。以下是我們常見父母在感到心痛時而感到躊躇的決定。讓大家多理解一下:
由於有太多人誤傳,發燒可以「燒」壞腦袋,所以,父母會要求醫生馬上為孩子退燒。在理性上,父母是知道溫度本身不會傷害腦部細胞。但是,當孩子發燒時,父母內心的恐懼卻掩蓋一切。其實,合理將孩子的體溫降下是醫生會做的事。不過盲目地將體溫壓下只會掩蓋病情的真相,以及有可能使用過多藥物。所以,還是聽醫生的處理更好。
抽血時其實一定會有少許疼痛的感覺。不過,不應該是孩子抵受不了的一種。孩子當然多數也會哭泣,但是可不是完全因為疼痛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在臨床的診斷上,抽血的結果可以告訴我們不少「看不到」的資料。其實是保障孩子的生命。如果大家都是愛惕孩子的話,抽血時的一點不適似乎是值得吧!
首先,如果要透過靜脈注射藥物或生理鹽水,即是情況比較嚴重。所以,也不會隨便拒絕。在過程中,只有在放入導管時會痛(如抽血般)。之後,只要因正常程序包裹好喉管,其實孩子是不會痛。如果用少許活動上的不便,去換取生命的安全,似乎很值得。
X光和電腦素描的檢查時,雖然會接觸到某個份量的輻射,但是根據計算這些輻射量還要比乘搭一程長途飛機為低。既然大家不會因擔心輻射而不去乘坐飛機,那麼,又似乎不應該在與生命攸關的情況下,去拒絕醫生建議的X光和電腦素描檢查吧。
雖然任何療程都有風險,但是風險都有大小之分。麻醉有分局部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也有分需要和不需要用儀器協助呼吸的情況。如果是局部和不需要呼吸儀器協助,風險也不會高。如果是需要呼吸儀器那一種,似乎疾病本身也不是簡單的東西。所以,如果父母了解醫生的講解後,重點考慮的還是疾病本身,而非麻醉的風險。
所謂「切膚之痛」,就是雖然不是自己真的受苦,但是自己也深切感受到其中的苦楚。但是,如果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就最好跟進醫生的建議處理。太多感情的成分,只會影響我們理性的決定。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