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哮喘食療|哮喘可以斷尾?久咳會否變成哮喘?中醫對哮喘的理解、預防及治療

哮喘食療|哮喘可以斷尾?久咳會否變成哮喘?中醫對哮喘的理解、預防及治療

邱宇鋒
註冊中醫師
日期: 2022-02-18

哮喘

天氣乾濕、冷暖不定,容易誘發哮喘。最近有不少病人告訴我:「早前患上感冒,喉嚨痛、周身肌肉痠痛,現在病徵已經消失,唯獨只剩下咳嗽。一旦吹到風或在温差大時,喉嚨就會痕癢,接著是連續咳嗽不止,咳出白痰,甚至咳到氣促,連說話呼吸都有困難,尤其在夜晚症狀會更嚴重。」病人很擔心這會不會是哮喘,我對他們說:「哮喘的西醫病理是支氣管因過敏反應收窄,以致阻礙空氣進出肺部,導致產生獨有的高頻哮鳴聲。」

以病人自己描述的病狀,加上觀察病人呼吸的情況,配合聽診耳聞病人的呼吸聲,病人並沒有出現支氣管收窄的問題,診斷上不屬於哮喘。不過我仍然告誡他們:「這種咳嗽氣促,中醫辨證是外感風寒,內有痰濕,風寒外感可透過藥物袪風、散寒、解表,但內有痰濕涉及肺、脾兩個臟腑虛弱,痰濕蘊結的問題,必須注意平日調理肺脾,增強體質,一旦體質進一步變差,甚或久病連累中醫的腎臟,腎主納氣,一旦腎不納氣,就可以演變成哮喘。」

「因咳成喘」西醫是不認同的,咳嗽就是咳嗽,支氣管炎就是支氣管炎,與哮喘無關。西醫理解慢性咳嗽的病人是不會逐步變成哮喘的,因為哮喘本身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有致敏原,若病人本身已經對某些物質過敏,在傷風感冒、罹患氣管炎期間會容易誘發哮喘出現,重點是本身先要身體帶著過敏的因素,才會發生哮喘問題。

中醫

長大後,哮喘可以「斷尾」?

但問題就出現了,假設身體過敏是先天性,但有過敏體質的人,未必都會發展成哮喘,即使患病,發作的頻率和病徵的嚴重程度亦不相同,部份兒童哮喘可以在他們長大時「斷尾」。既然先天稟賦我們無法改變,那麼是否有些措施可以透過後天的護理去改善身體狀態、增強體格,增加自己對周遭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來減少哮喘發作呢?在這方面中醫療法就有可用和值得研究的空間。

中醫拆解哮喘成因及症狀

中醫理解哮喘分為「發作期」和「緩解期」,發作期以感受外邪為主,身體受風寒或風熱所侵襲,引動「伏痰」,於是誘發氣促喘鳴。醫治重點除了袪除風寒或風熱外邪之外,重點是處理「伏痰」的問題。中醫認為「伏痰」是哮喘的夙根,是哮喘病發的重要因素。伏痰的形成,與肺脾兩虛,內生痰濕有關,患者除了平時容易覺得有痰,需要清嗓子外,一旦傷風咳嗽,容易有白痰,或鼻涕倒流,出現喉嚨痕癢、陣發性咳嗽,尤其是夜晚躺臥時特別容易咳嗽、氣促,到第二天起床時常會咳出很多痰涎。中醫病機是由於肺氣不足或脾胃虛弱,運化失司,導致水穀精微不能正常消化代謝,形成水濕,慢慢生痰。除病徵外,氣虛痰濕的人容易感到疲倦乏力,對寒冷、潮濕天氣的適應力下降,形體虛胖,大便容易稀爛,容易消化不良,舌頭腫脹甚至舌邊有齒印,脈是細弱無力的。

食譜食療

哮喘藥方、食療、改善哮喘貼士

要改善肺脾兩虛、痰濕內蘊的體質,視乎症狀的嚴重程度決定需要採用藥物治療還是食療養生,不能一面倒只靠喝藥材湯、用食物保健,否則病重藥輕,既無法起效,也拖延了病程。中藥常用有補益肺脾、袪痰濕的方劑包括玉屏風散、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等,要按照症狀的細節辨證再由中醫師處方。

很多人日常接觸到的由中藥黨參、淮山、茯苓、白朮、扁豆等組成的湯方,一般是在身體失調已有改善,病情穩定時作養生鞏固之用,偏方如蘇葉紅糖湯、薑茶只能暫時紓緩症狀,但肺脾虛弱的根本還是要繼續處理。治療不能取代養生,患者需要注意平日要多做帶氧運動鍛煉身體,增強正氣,改善心肺機能,也要注意保暖,尤其很多公眾地方冷氣開得大,一定要記得帶外套添衣,肺脾兩虛的人士要留意盡量不穿背心、低胸或露背上衣,或太短的褲或裙子,避免感受風寒。也要注意少食生冷,例如喝凍飲、食雪糕、魚生等。

一旦肺脾虛弱延久不癒,或由於年老、久病、操勞或先天稟賦不足,牽連腎臟,病人有機會出現腎不納氣的喘促問題,屆時治療要肺、脾、腎三臟並重,納氣平喘,常用的治腎平喘方劑包括蘇子降氣湯、三子養親湯、定喘湯、金匱腎氣丸、附子理中湯、右歸丸等,需要由中醫師根據病情處方。中藥如冬蟲夏草、蛤蚧、鱷魚肉等也有一定的平喘作用,但藥物的份量、配搭最好還是要個別諮詢中醫師,因為每個人的體質、病況都有不同。

日子

近年流行的「天灸療法」,主要作用是補益肺、腎,温陽驅寒,對肺脾腎虛、怕吹風受冷、一旦感受風寒就會喉嚨痕癢、痰多咳嗽,甚則氣促痰鳴的人士,或出現鼻敏感、氣管敏感、哮喘症狀的人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臨床研究顯示天灸有助減少哮喘的發作次數和鼻敏感、哮喘症狀的嚴重程度。「三伏天灸」的具體日子是根據中國傳統農曆推算,分初伏、中伏、末伏三天,本年之三伏天灸正日是七月十七日(星期日)、七月二十七日(星期三)及八月十六日(星期二),只有三天,很多中醫診所都有提供天灸服務,有需要的人士可以把握時機報名參加。如對自己的體質不了解,不清楚自己是否適合接受天灸治療,可先向中醫師查詢。

(編按:文章原為2016年4月27日發布,故文章提及日子為2016年的「三伏天灸」日子)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56077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