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約70多歲葉太本身患有三高,到公立醫院求診時,被醫生察覺存在缺鈣情況,在公立醫院進行詳細身體檢查後,始知有副甲狀腺功能異常。在確診前後,葉太身體並沒有太大感覺,亦沒有任何明顯的病徵。只是在隨後的骨質密度檢查中,被診斷有骨質疏鬆。
確診後,葉太需每天飲用1.5至2公升的清水,以免令病情轉差。由於大量喝水的緣故,她需頻繁小便,影響生活。最近,她接受了副甲狀腺手術治療,康復情況理想,能迅速重回正常生活。
據研究顯示,副甲狀腺亢進患者,會增加51%髖骨骨折的風險,骨折患者中,亦有三成被診斷有副甲狀腺亢進。骨折可謂與副甲狀腺環環相扣,既是骨折成因,亦是造成骨折的風險因素。一旦出現骨折,女性骨折患者的死亡風險較正常人增加1.5倍,男性更高達2.2倍。除了骨折外,副甲狀腺亢進亦會提升罹患血管鈣化、心瓣鈣化、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等風險。因此,關添樂醫生督促患者必須及早處理副甲狀腺亢進,以免影響存活率。
一般而言,目前常見的副甲狀腺亢進治療方案包括藥物及手術治療。關添樂醫生指出,通常若病情輕微,醫生大多會採用藥物治療,包括處方雙磷酸鹽藥物、抗骨質吸收劑及運用荷爾蒙替代療法;至於患者診斷為病情嚴重的話,則有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他續解釋,手術治療的目標主要是切除出現異常的副甲狀腺,醫生會根據病情,為患者採用微創手術或雙邊頸部探查手術。微創手術較常應用於只有一個副甲狀腺出現異常的患者,較具針對性;若患者被診斷多於一個副甲狀腺出現異常,此時醫生會採用雙邊頸部探查手術,醫生會先查看患者所有的甲狀腺,然後找出異常的部分進行切除。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