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煮食時假如使用易潔鑊,都會配以膠鑊鏟,避免鐵鑊鏟損壞易潔塗層。然而膠鑊鏟假如品質欠佳,不但容易損壞,更有可能釋出雜質。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對市面上17 款中式膠鑊鏟進行測試,發現逾半樣本用於烹煮酸性食物,所釋出的雜質量超標,更有1款遇熱油會熱熔變形。
測試中將各樣本浸泡於不同溶液中,以模擬烹煮不同食物,從而檢測膠鑊鏟會否釋出雜質及釋出量。結果顯示,有9款樣本在浸泡於3%醋酸時,其雜質釋出量,超出歐洲的標準規限(10mg/dm2),釋出量最高的樣本更達120mg/dm2,超出標準限值的11倍,該樣本為意美廚 Ideale Chef的「易潔中式鑊鏟 Nylon Turner 332605N」。
而在浸泡於10%乙醇,以模仿烹煮含酒精食物的測試中,有3款超出歐洲的標準規限(10mg/dm2),檢測結果為12至14 mg/dm2,釋出量最高的樣本為Tefal的「Comfort Wok Spatula」,意美廚 Ideale Chef的「易潔中式鑊鏟 Nylon Turner 332605N」亦列第三位。
而有害物檢測方面,有5款樣本被驗出含「初級芳香胺」,為一些含胺類化學物質,通常用作生產工業用的偶氮染料或某些聚合物,被國際癌病研究組織(IARC)定為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2B級別),可能會透過廚具、食物包裝等轉移至食物,長期攝入可能有潛在的健康風險。根據歐洲標準,是不可從產品中檢出「初級芳香胺」。
5款檢出「初級芳香胺」的樣本:
至於耐熱方面,測試中將鏟頭浸入保持在 200℃的花生油中15分鐘,取出及冷卻4小時,以測試樣本的耐熱程度。結果顯示,1款(JMJ Fried Turner no. LD205)浸入熱油1分鐘內,已即時熱熔變形,未能符合其標 示可承受最高溫度220℃。另有2款於測試後出現輕微變形、1款出現起泡情況,另 1款則輕微變色。消費者應避免養成將膠鏟放在熱鍋中的習慣,以免損壞或加速老化產品。
獲整體評分最高的5款膠鑊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