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或來自動物
膽固醇是脂肪的一種,體內膽固醇來源有2種,一是從食物吸收的外來途徑(約20至30%),其他由肝臟自行合成(約70至80%)。這2種來源有互補作用,如果從飲食攝取減少,身體自行合成膽固醇就會自然增加。而事實上,只有動物性食物(如肉類及海鮮類)才含有膽固醇,植物性食物則完全不含膽固醇。
未必是海鮮惹禍
其實除了魷魚及墨魚外、海鮮的膽固醇絕大部份分佈在頭、肥膏及卵裏面,例如蝦頭、蟹膏和魚子等。如果只吃海鮮的肉,例如蟹肉、蝦肉、魚肉、帶子、海參及青口等,其膽固醇攝取跟一般肉類沒有多大分別。
海鮮肉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它含不飽和脂肪較肉類多,而飽和脂肪卻比肉類低。不飽和脂肪是有益的脂肪,不但有益心臟健康,而且有助維持血液中的好膽固醇,因此海鮮類食物也是較健康的選擇。但有一點需要留意,吃海鮮時應多選清蒸或白灼的烹調方法,少選酥炸或椒鹽烹調的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