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炎症反應可助機體自我防禦和修復,但炎症失衡會引發各種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炎症性腸炎。港大醫學院領導的跨院校研究團隊以常見的食物添加劑肉桂醛作為抗炎劑,成功研發新型肉桂醛前藥納米粒子,可精準傳送藥物至體內發炎部位,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為炎症性疾病提供一個全新、安全和有效的治療選擇,該創新技術於早前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榮獲「金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性關節疾病,全球大約0.5%至1%的成年人會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根據香港風濕病基金會的資料,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本港常見的風濕科疾病,患者全身會出現不同的關節疼痛及持續骨侵蝕和變形,最終導致關節被破壞,令患者的活動能力大受影響,對他們的健康以至生活質量,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目前針對炎症性疾病的治療策略主要是服用抗炎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抗炎劑、類固醇及生物活性化合物等,嚴重患者可能需輔以手術治療。但現有的治療方案往往只能幫助患者緩解症狀,未能有效控制病情。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