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得自己有多久沒有真心地笑,有多久沒有和朋友面對面玩遊戲?三字經中有云:「勤有功,戲無益。」勤力、勤奮是成功的鑰匙,能建立個人的成就,遊戲則會令人心散,故此不應鼓吹。不少人認為「玩耍」、「遊戲」只是小朋友的權利,人大了便要認真處事,待人接物也不宜抱著嬉戲的心態,在工作環境中,更不容玩樂。但遊戲真的沒有益處嗎?資料來源:新生精神康復會
「你怎麼會這麼幼稚啊?」成年後還喜歡玩樂、喜歡開玩笑的人,往往會被視為「幼稚」、「不成熟」,甚至「不長進」。久而久之,成長後的生活,彷彿容不下遊戲的空間。
遊戲是生活的一部份!其實玩遊戲是人類、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兒童的「工作」 便是玩遊戲。眾多的文獻中也曾詳述遊戲是生活的一部份,在人的身心和社交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遊戲在身心和社交發展的好處:生理方面
心理方面
社交方面
此外,不少研究也指出,遊戲能促進兒童的成長,孩遊玩時態度會顯得開放和自然,變得快樂。
遊戲也是成年人的權利加拿大精神科醫生艾瑞克.柏恩(Eric Berne)在Transactional Analysis中指出,每個人也有三種自我狀態:小孩、成人和家長。「成人內心也住著一位小孩:有些時候,成人的部份會較強;但有些時候,則是小孩的部份較顯著。另一方面,成人有時也像父母,扮演著照顧人的角色,為受照顧的對象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聆聽他們的心意,幫助他們的發展,滋養受照顧對象的身體、心理、社交、靈性的需要。」
遊戲「玩」回你的笑容!不論為人父母,抑或位居要職的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應付工作或生活上的需要和要求,每天都帶著疲憊的身驅回家,沒有剩餘任何的精力,甚至被沉重的生活壓力壓得面容木訥,愁眉不展。遊戲可以幫助他們放下生活的擔子,全情投入玩樂之中,放下嚴肅的面孔,把內心的小孩釋放出來,就可「玩」回久違了的燦爛笑容。
遊戲能滿足全人的需要,是一項有意義和有正面價值的活動。不論是小孩子或是成年人,也應該享有玩耍的權利。不如試試在上班或準備用餐的時候,抽點時間回想小時候的玩意,說不定也會再來一個會心的微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