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生蛇」的中醫治療 | 詳解生蛇症狀、治療、後遺症、飲食戒口 中醫師:中、西醫療法並不相衝

「生蛇」的中醫治療 | 詳解生蛇症狀、治療、後遺症、飲食戒口 中醫師:中、西醫療法並不相衝

邱宇鋒
註冊中醫師
日期: 2022-10-10

生蛇症狀-後遺症-中醫-西醫治療

帶狀疱疹 (俗稱「生蛇」) 症狀

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好發於春夏之交。患者在發病初期未必有明顯的病徵,可能只是覺得有點疲倦、有點發冷,狀似初起感冒。或者有些人會出現局部皮膚痕、痛,或類似皮膚敏感的紅疹。一般要等到皮膚出現密集的紅疹、水疱,疱疹沿著神經的分佈擴散時才能夠確診。

生蛇的中醫治療原則

帶狀疱疹中醫稱作「蛇串瘡」,發病時為實證,主要牽涉風熱外襲或肝膽濕熱,在辨證時會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判斷。患者如表現為紅疹色鮮、痕癢、灼熱感,水疱數目不多者,屬於肺肝風熱證或心肝火旺證,治療會疏風清熱,常用方藥如銀翹散、荊芥、防風、金銀花、連翹、生地黃等。患者如表現為疱疹叢集密佈、皮疹紅、痛、口苦煩躁、舌苔厚膩者,屬於肝膽濕熱證,治療會清肝祛濕,常用方藥如龍膽瀉肝湯、柴胡、黃芩、車前子、薏苡仁等。

生蛇位置-背部-中醫-西醫治療

中醫VS西醫在治療生蛇的不同

如生蛇者向西醫求診,一般會獲發抗病毒的特效藥,藥物有抑制病毒複製的作用,以減輕病毒感染對身體的破壞。而中醫治療的作用,則在調整身體的狀態,藉著改善容易出現炎症的體質,以減輕病毒對身體的破壞,減輕皮損及神經破壞的程度,同時促進身體的修復。中、西醫療法兩者並不相衝,而且中、西醫聯合治療有增強效果的幫助。無論患者是採用純西醫、純中醫,抑或中西醫聯合治療,只要患者一開始發病,都會經歷出疹、潰破、癒合的完整過程,時間大約兩周。

生蛇後遺症

對於年齡超過五十歲的人士、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士,一旦不幸生蛇,不少人都會受到神經痛困擾,這是生蛇後的常見後遺症,可纏擾患者一段很長時間。中醫角度認為凡本身的體質屬於陰虛,容易燥熱、上火的人,例如時常心煩、暴躁、口乾、失眠、多夢、心足心熱、長口瘡、舌紅者,在生蛇後較容易留有後遺症。體質陰虛燥熱的人,如果適逢免疫力下降或受到刺激,例如操勞過度、欠缺休息、患感染性疾病、情緒低落、情緒激動等,他們也會較容易患上生蛇。

生蛇-帶狀疱疹-症狀-中醫-西醫治療

生蛇用藥

因生蛇而引起的後遺神經痛,臨床上常表現為觸電感、燒灼感、針刺感、麻痹感,且有感覺過敏的特性,每每在觸碰、摩擦患處時痛感加劇,甚至在嚴重時當患處吹風時亦感到痛楚,其性質與一般關節痛、頭痛、腹痛完全不同,因此一般的消炎止痛藥並沒有多大效果。西藥方面主要是用有抑制神經痛作用的藥物(如鴉片類止痛藥),或會配合刺激神經修復的藥物,如複合維他命B等。其他藥物應用還包括鎮靜劑類安眠藥、抗抑鬱藥等。

生蛇治療-中藥-中醫

中醫治療生蛇後遺症的方法

這種生蛇後出現後遺神經痛的中醫治療,著重糾正身體失調,輔以行氣、活血、鎮靜潛陽等。視乎當事人的體質和病情,如果體質與陰虛、精虧有關者,常用方藥為六味地黃丸、左歸丸。肝陰不足者,常用方為一貫煎。如患者體質肝氣鬱結、氣滯較多者,以致不通則痛,兼肝鬱化熱,常用方藥為逍遙散、加味逍遙散。若皮損色素沉著較多,患處呈麻痹感,舌色紫暗伴瘀斑瘀點,脈行艱澀不暢者,為氣血瘀滯,治療可配合行氣活血祛瘀,如鬱金、丹參、桃仁、紅花等。如神經痛每每在夜晚加劇,令患者難以入眠,可配合鎮靜潛陽藥物,如龍骨、牡蠣、磁石、石決明等。如因疼痛導致胃口欠佳,甚至情志抑鬱不舒,可配合健脾、疏肝,如柴胡疏肝散、炒麥芽、白朮、佛手等。如疼痛呈灼熱感,要輔以清熱瀉火。總之要按實際情況分析,再按個別患者需要用藥,沒有適合一切患者的通用處方,療程數周至數月不等。

生蛇-戒口-症狀-中醫-西醫治療

生蛇患者要戒口

如後遺神經痛劇烈,可以中、西藥並用,並可局部冰敷患處以暫時鎮靜神經減輕痛楚。出現生蛇後遺神經痛的患者,日常應戒食辛辣、煎炸等熱氣刺激的食物,多飲水及多吃蔬果,以免身體積熱。此外他們亦要盡量保持充足休息和樂觀情緒,以使氣血調和。失眠或情緒受困擾的患者可同時對症治理,改善失調。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112641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