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巾廣告經常強調自己的產品不單止柔軟,韌度亦十足。其實人的身體也一樣,需要保持柔韌,才可減少受傷的機會。每個人的柔軟度都不同。一般來說,一個身體僵硬的人,容易在生活中受傷。所以具備良好的柔軟度可維持正確的姿勢與良好的體態,避免突然活動時拉傷肌腱,有助預防運動受傷,對長者而言也可以減少跌倒危機。撰文: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社區醫療支援服務網絡物理治療師
柔軟度(Flexibility)指一個人的關節活動範圍的大小,能夠自如地做出各種動作的能力。有6個因素決定身體的柔軟性:
想增進柔軟度,可用靜態伸展(Static)、彈震式伸展(Ballistic)和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導技術(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伸展。彈震式伸展力度不易控制,容易因過度伸展而受傷。而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導技術伸展一般人比較難掌握,所以建議用靜態伸展。
正確的伸展運動能有效提升活動能力,減少受傷風險。如有任何疑問,應向專業人士或物理治療師查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