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開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已逾一個月,早前相繼出現有市民接種復必泰疫苗後出現癲癇,其中3月22日,一名27歲男子在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打復必泰疫苗後,癲癇發作;在3月23日,一名33歲男子在荃景圍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復必泰疫苗後,失去知覺及左半身癲癇發作。
根據政府的疫苗接種指引,建議有驚厥、腦癇(癲癇)、腦病或精神疾病史,或有這些病症的家族史人士,在注射科興疫苗前應先諮詢醫生;惟復必泰疫苗相關指引則未有列明[1]。
腦癇(前稱癲癇),俗稱「發羊吊」,是最常見的嚴重慢性腦神經疾病之一,任何年齡(特別是兒童和長者)、任何地域或種族的人士均有可能患上此症,而全港現時有超過7萬名腦癇症患者。發病時,患者的大腦神經細胞會陣發性異常過度放電,出現陣發性短暫大腦神經紊亂,導致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嚴重者會喪失意識,容易發生意外[2,3]。
中風、腫瘤、創傷或感染等腦損傷,乃腦癇最主要的成因。此外,先天性異常或遺傳病症帶來的相關腦畸形、某些遺傳綜合徵、腦部腫瘤等也有機會是癲癇病因[2,4]。
中大醫學院表示:閃光或高頻率的閃動會加速處理後腦枕視覺神經的活動,因此有機會誘發本身有全腦性和/或後腦枕局灶性腦癇症的患者病發;但閃光本身不是導致患上腦癎症的原因[5]。
中大醫學院指:現時醫學界對腦損傷導致腦癇的機制尚未完全理解,不過相同程度腦損傷的病人中,只有部分患上腦癇,而且遺傳基因可能是一個風險因子[2]。
看到很奇怪的閃光;聞到怪味道;聽到奇怪的聲音;或出現如恐懼、焦慮等情緒,是部分患者發作前有可能出現的前兆。
而癲癇發作時,身體某一部位或整個身體會短暫非自主性抽搐,有時伴隨意識喪失或尿便失禁。事實上,發作症狀或各有不同,視乎首次發作時的紊亂在大腦中的部位,以及這紊亂的擴展程度,有機會出現一些短暫性症狀,例如失去意識或知覺;運動,視覺、聽覺、味覺等感覺,情緒或其它認知功能方面的紊亂[4]。
腦癇症患者發病時,有可能出雙眼向上翻,咬緊牙關,全身抽搐,有時甚至會咬舌或撞傷自己。一般來說,病人的抽搐時間可長達10分鐘才停下來,隨後會逐漸蘇醒。醫療輔助隊在網頁公開教授4個急救處理關鍵要謹記[6]。
苯巴比妥(phenobarbitone)
| 此藥對多類的癲癇症均有控制功效,有抑制中樞神經及鎮靜的作用。 |
苯妥英(phenytoin) | 此藥的鎮靜作用比較小;常與苯巴比妥配合使用,來治療各類的癲癇症。也可用於預防因腦部手術或頭部受傷等引發的痙攣。 |
丙戊酸(valproic acid)
| 一種比較新的抗癲癇藥,可由腸道迅速吸收,能治療各類的癲癇症。 |
資料來源:藥物辦公室[7] |
科興疫苗「克爾來福」 | |
哪些人不應接種科興疫苗? | 應注意事項 |
對「克爾來福」或疫苗中的任何成分;或對同類疫苗有過敏史 |
|
過往曾對疫苗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如急性過敏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呼吸困難等) | |
患有嚴重神經系統疾病(如橫貫性脊髓炎、吉巴氏綜合症、脫髓鞘疾病等) | |
接種「克爾來福」後曾出現神經系統異常反應 | |
未受控制的嚴重慢性病 | |
懷孕期或哺乳期婦女 |
BioNTech疫苗「復必泰」 | |
哪些人不應接種BioNTech疫苗「復必泰」? | 應注意事項 |
曾對「復必泰」或其活性物質或其他成分有過敏反應 |
|
Text:Fion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