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全球研究】中大:港童少運動 健康體適能評分落後於亞洲

【全球研究】中大:港童少運動 健康體適能評分落後於亞洲

Zoe Lai
編輯: Zoe Lai
日期: 2019-01-24

跟全球其他國家及地區相比,香港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量是否如理想?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研究團隊早前完成「2018香港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報告卡」,並與全球48個國家及地區的數據作出比較,發現香港在「家庭」及「肥胖」指標評分最差。



按「>」轉下頁



「健康體適能」僅獲評分D



研究顯示,香港兒童及青少年在「家庭」及「肥胖」指標表現最差,評級為D-。



與2016報告卡相比,「家庭」指標的評分由D下降到D-,顯示家庭支持明顯較弱。「肥胖」的指標評分為D-,代表超重或肥胖情況嚴重。

在「家庭」指標方面,少於20%家長每星期有至少3次運動的習慣,而只有約30%兒童及青少年每周最少1次和家人一起參與體力活動。



另一新增的指標「健康體適能」獲較低的評分D,反映儘管本港學校對學童的體適能有定期的監測,兒童及青少年的心肺功能仍然未如理想。



香港報告卡評分(部分)

2018 2016
整體體力活動C-D
組織性運動參與CC-
靜態行為C-C
家庭D-D
肥胖D-/
健康體適能D/


按「>」轉下頁

香港最佳指標:「步行/踏單車往返學校」及「社區及環境設施」



與2016報告卡相比,「步行/踏單車往返學校」及「社區及環境設施」仍然是香港表現最好的兩項指標。前者的評分為B+,為12項指標中最佳。約80%青少年每周至少1次步行或踏單車往返學校,近一半小學生每周至少5次步行往返學校。



「社區及環境設施」評分為B,近八成家長認為由於交通流量和犯罪率均處於低水平,社區環境安全,大部分青少年對政府所提供的運動設施感到滿意。



香港報告卡評分(部分)

2018 2016
步行及踏單車往返學校B+B
學校體育CC
社區及環境設施BB


按「>」轉下頁

『家庭』指標比對其他國家低 情況令人擔憂



「整體體力活動水平」指標評分為C-,少於五成的兒童及青少年能達到每日1小時進行中等至劇烈強度體力活動的國際標準。「靜態行爲」指標的表現亦轉差,評分由C下降到C-,反映近年本港兒童及青少年使用電子屏幕產品作娛樂的時間有所增加。



研究團隊王香生教授指出:「香港在『家庭』指標取得評分D-,低於大部分極高收入的國家及地區,情況令人擔憂。在職父母應獲支援,為其子女創造有利增加體力活動的環境,並避免子女於閒暇時過度使用電子屏幕產品。



按「>」轉下頁

2項指標評分 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香港在「整體體力活動水平」(C-)、「步行/踏單車往返學校」(B+)、「靜態行為」(C-)及「社區及環境設施」(B) 指標評分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但在「健康體適能」(D) 及「家庭」(D-) 指標評分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分別為C及D+)。



與九個亞洲國家及地區作比較,香港成績最好的兩項指標是「步行/踏單車往返學校」及「社區及環境設施」。在「步行/踏單車往返學校」指標,香港與韓國取得一致評分 (B+),高於中國內地 (C+) 及台灣(C-),但落後於日本 (A-)。另外,在「社區及環境設施」指標,香港的評分 (B) 高於日本 (B-) 和中國內地 (F),但低於台灣 (B+)。

2018 香港報告卡評分2018 全球平均分

(49 個國家及地區)
整體體力活動C-D
步行/踏單車往返學校B+C
靜態行為C-D+
社區及環境設施BC
健康體適能DC
家庭D-D+


按「>」轉下頁

「健康體適能」指標 香港遜於大多數亞洲國家地區

與全球29個極高收入國家及地區相比,香港在「整體體力活動水平」(C-) 和「步行及踏單車往返學校」(B+) 兩項指標較為領先;而「健康體適能」(D) 和「家庭」(D-) 的評分則較為落後。香港在新增指標「健康體適能」的評分D更遜於大多數亞洲國家及地區,例如日本 (A)、台灣 (B-) 和南韓 (D+)。



過量的靜態行為在極高收入國家和亞洲地區均極為普遍。香港的評分為C-,與台灣、日本及葡萄牙同級,但高於南韓 (D)、美國 (D) 和澳洲 (D-),而蘇格蘭及威爾斯的評分更只為F。



Text_Zoe

3032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