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近年已成為香港的第3號殺手,於2019年奪去超過六千人的生命,而當中因冠心病的死亡人數遠超其他心臟病,同時亦呈現年輕化趨勢。都市人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情緒波動、吸煙、缺乏運動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等,也會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心臟科專科黃銘豪醫生提醒:「雖然女性出現冠心病的年齡一般比男士遲10年,但女性一步入更年期,心臟病風險明顯會增加,要多加提防!」
部份患者也可能會出現心絞痛,一般在劇烈運動後或情緒激動下出現,患者胸前會感到壓迫性的痛楚,如被大石壓着般,疼痛可擴散至手臂、肩膀、頸部和下顎,一般在休息數分鐘後好轉。患者同時有機會出現呼吸困難、疲倦、心悸、暈眩及出汗的症狀。
有大型研究指出,冠心病患者同時服用低劑量的新一代口服抗凝血藥和阿士匹靈,與只服用阿士匹靈相比,能夠有效減低心臟病患者急性發作或中風的風險。除藥物治療外,絕大部份急性心臟病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及不穩定型心絞痛,以及服藥後症狀未有效改善的病人,醫生也會建議進行血管介入治療,包括通波仔或搭橋手術。
黃醫生表示:「要降低冠心病的風險,要從日常生活做起。避免精神緊張、吸煙或二手煙、有足夠休息及放鬆心情,均對預防冠心病有正面效果。」黃醫生亦提醒肥胖人士宜控制體重及進行適量運動,平日也要保持低鹽、低糖、低膽固醇及高纖維飲食,減低進食含有反式脂肪的煎炸食物,以減低患上冠心病的風險。訪問片段: 資料提供:心臟科專科黃銘豪醫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