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沒有壓力?人人都有壓力,問題是有幾多,及怎樣應付。快回答以下問題,看看你所承受的壓力有幾重,從而儘快尋求友儕間的協助以至專業輔導。
1. 覺得手上工作太多,無法應付。
2. 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要分秒必爭。例如過馬路時衝紅燈,走路和說話的節奏很快速。
3. 覺得沒有時間消遣,終日記掛著工作。
4. 遇到挫敗時很易會發脾氣。
5. 擔心別人對自己工作表現的評價。
6. 覺得上司和家人都不欣賞自己。
7. 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
8. 有頭痛、胃痛、背痛的毛病,難於治癒。
9. 需要借煙酒、藥物、零食等抑制不安的情緒。
10. 需要借助安眠藥幫助入睡。
11. 與家人、朋友、同事的相處令你發脾氣。
12. 與人傾談時,打斷對方的話題。
13. 上床後覺得思潮起伏,很多事情牽掛,難以入睡。
14. 太多工作,不能每件事做到盡善盡美。
15. 當空閒時輕鬆一下也會覺得內咎。
16. 做事急躁、任性而事後感到內咎。
17. 覺得自己不應該享樂。
你的結果:
低於11分: 精神壓力程度低,但可能顯示生活缺乏刺激,比較簡單沉悶,個人做事的動力不高。 💡發現自己放工後仍然放不下工作煩惱?即試超準心理測驗 一分鐘搵出你的壓力來源, 揮走工作上的不快!
11-15分: 精神壓力程度中等,雖然某些時候感到壓力較大,仍可應付。 💡發現自己放工後仍然放不下工作煩惱?即試超準心理測驗 一分鐘搵出你的壓力來源, 揮走工作上的不快!
16-34分: 精神壓力偏高,應反省一下壓力來源和尋求解決辦法。 💡發現自己放工後仍然放不下工作煩惱?即試超準心理測驗 一分鐘搵出你的壓力來源, 揮走工作上的不快!
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 (Division of Counselling Psychology, DCoP) 是香港心理學會 (The Hong Kong Psychological Society Ltd., HKPS) 四個支部之一,於2006年8月正式成立。學部的宗旨為在香港為「心理輔導 」定義和發展有關心理輔導的服務、研究和專業道德標準。同時,學部致力將心理學資訊分享予大眾,希望加強各界人士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和關注,提升大眾生活滿足感。 輔導心理學(Counselling Psychology)是心理學界的一個重要分支,集中探討人生歷程中,不同階段的心理功能狀態。輔導心理學家從事三方面工作:補救治療、預防、發展。除了預防將來可能出現的困難,也協助受助者去理解、發展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