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秋冬,不論男男女女都會使用潤膚露、潤唇膏等產品保養皮膚。港九藥房總商會早前抽查市面上逾312款個人護理產品,發現近半數含有防腐劑及塑化劑等11種有害成份。使用這些產品暗藏健康危機,分分鐘護理變成「害你」!Text/Chanel
調查指出,消費者選購護理產品時主要考慮品牌口碑,極少留意產品成份及使用指引。然而從潔面產品到防曬、粉底、彩妝…女士平均每日使用12種皮膚護理產品。若以每種產品含5%有害成份計算,每年約吸收了130毫升(半盒紙包飲品容量),情況不容忽視。到底這11種成份是甚麼?會對皮膚造成甚麼傷害?
兒科專科醫生蘇傑榮醫生指出,皮膚若長期受化學物品刺激,可引致接觸性皮膚炎,令用家出現「主婦手」、「濕疹」等問題。調查中11種有害成份之一Phthalates鄰笨二甲酸酯屬於外源性雌激素(Xenoestrogen),更會擾亂身體的內分泌,導致雌激素過盛。
若男性用家吸收過多雌激素,會引致睪丸體積下降、精子數量減少、陰莖體積縮小、減低性慾及不育等問題;並使心理上產生憂慮、不安,影響自信心。女性方面,雌激素過多會導致可致性早熟症,甚至增加患上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及子宮纖維肌瘤等嚴重疾病的風險。
生物及化學學家關志邦博士坦言,即使是標榜全天然無添加的產品也不保證完全不含防腐化學成份,消費者必須學會閱讀產品盒面標示的成份名稱,剔除含11種有害成份的產品。若發現使用含某種成份的產品之後皮膚持續出現異樣就應該馬上停止。同時不要長期重複使用單一護理產品,以免累積吸收過多有害物質,對皮膚造成長遠負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