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首個星期是「自閉症關注周」!要照顧自閉症兒童的確勞心勞力,家長除了在日常生活上的照料外,其實也可透過一些小遊戲,讓自閉症子女慢慢建立社交能力。來學會這5個小遊戲,看看是否適合你的小朋友吧!
樂樂王國教育學院院長樂恩博士Dr. Yan(上圖)說,自閉症有不少病徵,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徵狀通常在三歲前出現:
很多兒童出現自閉症的病徵時,家長都誤以為只是小朋友「百厭」而忽略;發現小朋友「提示」的,通常是Playgroup或幼稚園的導師。若醫生亦認為兒童可能患上自閉症,會轉介兒童至衞生署的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接受進一步評估。
一旦確定兒童患上自閉症,不少家長都會大受打擊,無法接受。不過Dr. Yan指出,把握8歲前的「發展黃金期」,幼兒導師及家長合作持續訓練病童的智力、感知、體格、品德、心理和社交等6方面,並定期為病童進行評估監察,自閉症病情是可以扭轉的。
Dr. Yan過往曾經接觸不少自閉症個案,在家校配合、因材施教下,自閉症兒童的問題行為都可以大大改善,「曾有嚴重自閉症兒童,自2歲半時參加提供特殊教育的Playgroup,逐步建立自我和改善溝通、社交能力等,9個月後他已可講出身邊朋友的名字,建立起朋友圈;也有4歲仍未能說出單字的自閉症病童,經過一年半教育後,能於幼稚園畢業典禮上致辭。」
Dr. Yan還舉出4個居家小遊戲,可以幫助自閉症病童在家改善病情和生活問題,家長如有需要不妨偷師一下:
「烤乳豬」和「人力盪鞦韆」都是搖晃動作,若為4歲或以下的寶寶做時要特別小心,以免發生「嬰兒搖晃症候群」!「嬰兒搖晃症候群」多發生在1歲以下的嬰兒,因為他們的腦部比成人的柔軟和脆弱,加上頸部肌肉亦較柔弱,所以在被劇烈搖晃時會有機會造成損傷。所以進行「烤乳豬」和「人力盪鞦韆」時一定要留心兒童的表情和變化,才循序漸進地慢慢加快速度。
照顧自閉症兒童殊非容易!Dr. Yan寄語家長要學會接納、勇於面對,把握治療黃金期持續治療,才可改善自閉症兒童智力、感知、體格和社交各方面問題,讓他們快樂成長。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