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亦是全球十大常見癌症之一。據中大早前的研究顯示,膀胱癌一年復發率平均為35%、五年復發率逾五成,且死亡率偏高。中大醫學院成功建立首個以亞洲族群為基礎,膀胱癌患者的類器官生物庫。研究團隊認為不僅為香港膀胱癌患者帶來精準治療的新希望,更為亞洲腫瘤研究樹立重要里程碑。
膀胱癌具「轉移性」和容易復發,所以其臨床治療充滿挑戰。雖然目前治療膀胱癌有手術及化療等一線治療方案,惟手術容易引發各種併發症,而晚期首選的化療方案則會產生抗藥性,不同地方、人種及基因亦會出現不同的治療反應,影響患者的復原及存活率。
研究的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副教授張源津醫生補充說:「展望未來,患者或許可透過微小的活檢樣本便可快速獲取『治療藍圖』,真正實現『一人一策』的精準醫療。」有關突破性研究成果已於國際知名科學期刊《Advanced Science》發表。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