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毒血症(又稱為先兆子癇,或子癇前症)是一種不常見但嚴重的妊娠併發症,於懷孕中、後期或剛生產後發病。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領導包括香港在內十個亞洲地區的婦產科團隊,開展早孕期「早產妊娠毒血症」篩查及預防成效研究,證實早產妊娠毒血症篩查廣為亞洲孕婦接受,而預防方案亦有助降低高危孕婦出現早產妊娠毒血症、早發性妊娠毒血症、自發性早產和胎死腹中的風險。研究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Circulation》發表。
中大醫學院聯同亞洲九地(中國內地、台灣、日本、泰國、越南、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的婦產科研究團隊合作進行多中心研究,於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期間利用「FMF三重檢測」為42,897名早孕期(懷孕11週至13週)孕婦進行早產妊娠毒血症檢測,並為高風險孕婦在懷孕16週前至36週期間提供低劑量的阿士匹靈作為預防方案,繼而分析在亞洲推行早產妊娠毒血症篩查及預防的成效。
結果顯示,88%參與研究的亞洲孕婦接受此新妊娠併發症檢測方法。研究同時證實處方低劑量阿士匹靈予高危孕婦,有助降低她們患早產妊娠毒血症或早發性妊娠毒血症的風險分別達41%和54%,出現自發性早產和胎死腹中的風險亦分別減55%和66%。潘昭頤教授表示:「雖然早產妊娠毒血症檢測的概念及工具來自西方國家,但此研究顯示亞洲各地的孕婦,不論種族,均接受此篩查及預防方案,證明妊娠毒血症是她們關注的疾病。此研究將有助推動全球將早產妊娠毒血症篩查及預防訂為早孕期產檢項目之一。」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