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情緒管理 >  創傷兩面睇

創傷兩面睇

May Chan
編輯: May Chan
日期: 2013-03-11

十年前,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亦稱沙士)於香港、亞洲以至全世界爆發,人人自危。而今天亦是日本福島核事故兩周年。面對天災人禍,部份災民難免會自怨自艾、傷心無助;但備受傳頌的卻是苦難中的努力求存和人性光輝。

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

這些災難中的故事,讓人想到敘事治療法(Narrative Therapy)始創人米高 .懷特(Michael White)所說:人們在遇上創傷的經歷時,不會只是一個被動的承受者(No-one is a passive recipient of trauma)。即是說,我們並不會坐以待斃。

米高指出,當我們面對危難時,往往會作出不同的反應,以各種行動來防止創傷性的事情降臨到自身上,但若可怕或痛苦的事情無可避免地發生了,我們也會做出種種行動來將它所帶來的傷害減至最低,以保衛我們生命中所珍視和寶貴的東西。在很多災民身上,我們所看見的都不只是創傷受苦的故事,同時也是面對痛苦經歷作出主動回應和行動的故事,這就如米高提到的創傷中的雙線故事(Double-stories)。

至於我們怎會懂得作出那些反應和行動,米高認為跟我們自身的人生經驗和與身邊各人的關係有莫大的相關性。我們為抵禦困厄的事情或創傷帶來的影響所做的每一個行動,都是建基於我們人生中多年來累積下來的生活知識和技能,而這些豐富的知識和技能,又是由我們所重視的人、物、價值觀中發展出來的。

試想想,如果我們遇上困厄時只是全然被動地承受,認為自己不能作出反抗和抵禦,很容易便會產生無助感(Hopelessness)和無能感(Helplessness),陷入受害者或遇難者的身份,那是相當令人抑鬱沮喪的一個境地。事實上,很多受抑鬱症影響的朋友也是被強烈的無助感和無能感所困擾的。

相反,如果我們在遇上危難時或在經歷創傷後,也能夠將自己看作一個主動的抵禦者,跳出受害人的身份,用心發掘自己原本擁有的人生知識和生活技能,確認自己在重重打擊中仍希望維護的東西,相信更能助走出痛苦的經歷,並走出無助和無能的境地。

災難近年緊纏著港人,在電視目睹、報章讀到埃及熱氣球爆炸事故、港燈撞船意外、菲律賓823挾持人質事件等所造成的傷亡和破壞,相信不少人也同樣地感到難過、恐懼或無助,但是,這些片段只是創傷記憶的一半部份,就如錢幣的一面;還有另一半的記憶,則包含著災民以他們豐富的人生知識和生活技能,抵禦著天災給他們所帶來的傷害,為自己和自己珍惜的人和信念繼續活下去的故事。

1630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