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融匯國際文化的地方。中國的傳統節日,例如春節、中秋節、到西方的復活節、聖誕節,大家都可以感受到節慶的氣氛。然而,隨着年齡增長,長者的身體狀況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吞嚥能力,尤其是在入住院舍後,因環境和作息安排改變等因素,與親朋好友慶祝的機會也大為減少,也減少了享用各式美食的機會。
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早前進行的一項調查,指出大約百分之六十的院舍長者有吞嚥問題。而長者可能會避免「哽親」而減少進食和飲水,導致營養不良和缺水的情況,亦令院友較難感受到節日氣氛。
位於九龍灣的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護養院,為了讓長者享有豐盛晚年生活,特別注重與院友慶祝各種節日活動,使他們在院舍內仍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每逢節慶,護養院的膳食部特別安排「圍枱」的餐膳,讓長者與親友共享節日美食。院內大部份都是行動不便及需要長期護理的長者,「圍枱」提供一個品嚐其他國家節日美食文化的好機會,也讓長者增進對不同節慶文化的認識。
在製作特別節日菜單時,營養師和言語治療師將根據院友的口味、咀嚼及吞嚥能力和其他身體狀況而選擇合適菜餚,亦會對原有食譜進行相應調整。膳食部員工用心製作的節日美食眾多,例如德國啤酒節的德國咸豬手配酸菜、聖誕節的天使蛋。為了讓吞嚥能力退化的院友可享受進食的樂趣,膳食部員工更會為進食糊餐的院友製作精美的節日造型軟餐,如中秋節軟餐月餅、復活節兔仔椰汁糕和端午節軟餐粽。
護養院採用「照護食」的概念,在「過時過節」時,運用各種烹調及處理方法,調整食物的形態和軟硬程度、飲品的濃度,製作賣相吸引、味道及質地接近普通食物的節日造型軟餐,讓院友與家人同枱用膳時,大家能同享差不多的膳食,減低被孤立的感覺,有助改善院友的情緒和生活質素。
除了增聘起居照顧員和廚師以改善餵食和膳食質素,護養院亦安排言語治療師為有吞嚥障礙的長者提供詳細的評估及診斷,因應院友個別化的需要設計治療方案,協助提升院友吞嚥的能力,同時亦會為院友的家屬及餵食者提供支援及培訓。
即使長者於晚年因為身體機能下降而影響進食,若照顧者能找到適合的餐膳,仍然可以讓長者於晚年享受飲食的樂趣,擁有多姿多彩的生活。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