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誤一:少吃糖分能減低蛀牙風險
首先,這句話亦令人以為透過減低糖分的總攝取量就能減低蛀牙風險,但事實並非如此。每次進食,牙菌膜中的細菌會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發酵,因而產生酸性物質,令口腔的酸性增加。當口腔的酸性超過某個水平,牙齒內的礦物質會開始溶解,醫學界稱這個過程為「脫礦」。
相反,當我們停止進食,殘留在口腔的碳水化合物會漸漸被細菌耗盡。同時,口水亦會發揮中和作用。所以,在我們停止進食約三十分鐘後,口腔會回復中性。由於牙齒結構在經歷一次短時間的脫礦後所受到的破壞有限,當口腔的酸性降至某個水平,口水中的礦物質會進入牙齒,修復在脫礦期間受到破壞的位置,醫學界稱這個過程為「再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