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特殊學習需要教育 | SEN學童該如何融入常規校園生活?心理學家提出3個家校合作關鍵

特殊學習需要教育 | SEN學童該如何融入常規校園生活?心理學家提出3個家校合作關鍵

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
香港心理學會支部
日期: 2024-12-18

特殊學習需要教育- SEN學生特徵-家校合作-輔導心理學家

「我是不是太多事了?」坐在家長會後的巴士上,珊珊媽媽心中百感交集。作為一位有自閉症孩子的母親,眼見女兒珊珊在學習與社交上面臨挑戰,媽媽非常關心學校的安排,但同時也擔心自己的要求會為老師增添負擔,甚至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機會。「如果我一直要求老師特別照顧,會不會給老師帶來更多的壓力?是不是也會影響其他孩子的資源呢?」

不少有特殊學習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SEN)學童的家長或許都曾像珊珊媽媽一樣,在內心經歷「平等」與「公平」之間的掙扎。配合SEN學童成長的關鍵在於從平等(Equality)轉向公平(Equity)。平等意味着為每個人提供相同的資源和待遇,但公平則強調因應每個人的起點與需求不同,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持(Ainscow, 2020; Elfaizi & El Aouri, 2024)。因此,理解何謂SEN是我們踏出的第一步。

理解SEN學生的特性

本港近年越來越多學生被診斷為SEN,這些學童的學習和發展可能受到不同障礙的影響。香港教育局將SEN分為九大類別,包括智力障礙、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精神病、特殊學習困難、肢體傷殘、視覺障礙、聽力障礙及言語障礙等不同障礙。這些障礙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社交互動。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有責任為這些學童提供支持,幫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並在公平的環境中發揮潛力。

每個孩子的需求都是獨特的,因此,了解他們的特性是家校合作的基石。例如,智力障礙的學生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和指導來完成任務,而自閉症學生可能需要額外工具如視覺提示以促進有效溝通。根據孩子的需求調整教學策略,是幫助他們融入校園的關鍵。

然而,這一過程並不總是簡單的。許多家長擔心自己的要求會過高,可能讓老師處於困境,甚至引發對其他學生的不公平。同時,他們也會憂慮是否會為自己的孩子帶來不必要的注意或壓力。這些顧慮來自於對子女需求的深切關注,但我們應該嘗試平衡公平與平等,以下三大原則有助實現這一點。

特殊學習需要教育- SEN學生特徵-家校合作-輔導心理學家

如何協助學童融入常規校園生活

1. 以公平為原則

公平的關鍵在於根據每個學生的需求提供支援,而非所有人都獲得相同的資源。學校可以通過調整課程或教學方法,讓SEN學童能夠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參與學習,例如為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輔助工具,或為自閉症學生設置明確的時間表和指引。這些措施並非特權,而是促進公平的重要步驟,正如為近視學生提供眼鏡,目的是讓每位學生能平等參與學習。

2. 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SEN學童不僅面臨學習上的挑戰,還需要克服情緒和社交方面的困難。例如,有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孩子可能因無法控制衝動行為而感到挫敗,有視覺障礙的學生可能因無法輕易獲取資訊而感到自卑。當家長和教師知悉孩子的情緒,可運用同理心回應孩子的情緒需求,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進而更樂於接受指導。例如,當孩子表現衝動後,可以說:「媽媽知道你剛剛很想控制自己,但感覺很困難,我們來想想下次怎麼做會更好,好嗎?」這樣的互動能減少衝突,增加合作。

3. 尊重孩子的特性

每個SEN學童的需求都不同,對他們的尊重體現在不把他們視為「異類」,而是根據他們的特性來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例如,讀寫障礙學生可採用拆分任務的方式,逐步完成學習內容,甚至協商縮小背誦範圍,幫助他們建立信心與成就感。這樣既能提升學習效果,也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與理解。

特殊學習需要教育- SEN學生特徵-家校合作-輔導心理學家

家校合作的關鍵

家校合作在支援SEN學生融入常規校園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三大要點:

1. 溝通與了解

家長和老師之間需要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定期交流學童的進步和挑戰,協同制定出適合孩子的學習計劃。家長應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中的情況,而老師則應提供有關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這樣雙方可以協作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2. 鼓勵積極參與

家長可以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支持學校舉辦的各類活動,幫助孩子建立社交技能,並在學校裡與其他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學校也應該創建一個包容的環境,讓所有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校大家庭的一部分。

3. 提供支持與資源

學校應提供專業的資源來支援SEN學生,例如專業的輔導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輔導員、社工、語言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家長應了解學校可以提供哪些資源,並在必要時提供額外的家庭支持,幫助孩子在學業和生活中達到更好的發展。

支持SEN學童的成長,不僅需要資源投入,更需要心態的轉變——從「一視同仁」到「因材施教」。作為家長,我們應抱持公平的態度,理解孩子的獨特需求,同時信任學校和教師的專業能力,共同為孩子創造適切的學習環境。「公平」不是給每個人相同的機會,而是幫助每個人獲得他們所需的支持。只要攜手合作,每個孩子都能在適合自己的軌道上閃耀出彩。

如欲想了解更多特殊學習需要(SEN)的資訊,可瀏覽香港教育局 – 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資訊網站:https://sense.edb.gov.hk/tc/types-of-special-educational-needs/

 

參考文獻:

Elfaizi, Y., & El Aouri, Z. (2024). Inclusion between equality and equity: A balance model to an equitable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6(3), 42-52. https://doi.org/10.32996/ijels.2024.6.3.7

Ainscow, M. (2020). Promoting inclusion and equity in education: lessons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Nordic Journal of Studies in Educational Policy, 6(1), 7–16. https://doi.org/10.1080/20020317.2020.1729587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余鎮洋先生撰文: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余鎮洋先生

余鎮洋先生專長於幼兒、兒童、青少年、大學生及家長工作,曾在主流幼稚園、小學、中學、自閉症學童學校、特殊學習障礙機構,以及不同私人及社福機構提供個人及團體輔導、心理評估和生涯輔導服務。余先生擅長優勢為本的心理輔導,協助發掘潛能和強項,解決在各人生階段所遇到的個人及生涯困擾,提供全人和預防性心理治療和諮商服務。近年來,他也經常為前線輔導和教育工作者進行培訓。

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候選生(輔導研究)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科學碩士(輔導心理學)

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證書課程

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亞洲專業輔導及心理協會主席、註冊臨床督導、註冊輔導員

英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

英國輔導及心理治療協會註冊輔導員

美國國際醫學及牙科催眠治療協會(IMDHA)  認可催眠治療師

PEERS® Certified Provider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796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