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流產 ︳如何協助不幸小產的孕婦走出陰霾?小心安慰說話造成二次傷害

流產 ︳如何協助不幸小產的孕婦走出陰霾?小心安慰說話造成二次傷害

沈君豪
精神科專科醫生
日期: 2023-03-24

流產-小產情緒-家人關懷-安慰小產孕婦方法-精神科專科沈君豪醫生

新生命的來臨難能可貴,得來不易。根據衞生署資料,在2018-2020年間,香港每年平均有逾有近15,000宗流產個案。流產對婦女及其家人造成本極大打擊,即使婦女的身體逐漸復元,但失去胎兒的傷痛卻長存心中。流產婦女該如何面對哀傷的情緒?親友又可以如何伸出援手?

流產婦女陷入內疚與自責的旋渦

「我是不是懷孕時做錯事?」、「我懷孕時沒有盡責保護胎兒」這些都是部分流產婦女的自白。大部分流產婦女會責怪自己,感到內疚,並不斷地思考所有導致流產的原因。但其實很少流產是由母親所做的事情造成,大部分流產成因未明,常見的是胚胎或子宮有問題或藥物影響等等。

除了自責,很多流產的婦女認為流產是壞事,於是向親友們隱瞞,選擇獨自面對所有負面情緒,默默承受悲傷。將所有負面情緒壓抑,長久下去,婦女的哀痛難以得到抒發,只會將負面情緒累積。

丈夫情緒較易被忽略 變成計時炸彈

母親十月懷胎,失去胎兒必定感受到切膚之痛,但亦不能忽略丈夫的情感。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於婦女流產後的情緒狀況,而丈夫的情緒則較易被忽略。

在傳統的社會上,男士普遍被定型需要堅強獨立,甚至有一句俗語「男兒有淚不輕彈」,因此 大部分男士把情緒埋在內心深處。面對流產,很多丈夫也是不敢向其妻子表達傷感的情緒。曾經接觸過一個案,流產的婦女看見其丈夫面對流產卻處之泰然,認為他太過冷靜,感到丈夫不 愛和不關心她和失去的胎兒,但其實丈夫剛剛相反 - 將所有眼淚獨自往心裏流。由於夫婦在溝 通上出現誤解,令流產婦女的思考變得更負面,並認為自己不應太情緒化,婦女累積不少情緒 問題,漸漸變得暴躁,經常因為丈夫「不關心」她而遷怒於丈夫。丈夫雖被誤解,但因不想引發爭執而選擇逃避溝通。夫婦因而經常衝突,雙方的關係亦變得僵化。

溝通對夫婦極為重要,雙方最需要對方的支持和理解,夫婦間應多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面對着喪親之痛,夫婦二人正一起經歷人生大事,對彼此的哀痛能產生共鳴感,夫婦間互相傾訴和表達感受,有助促進哀傷的進程和夫婦關係。

流產-小產情緒-家人關懷-安慰小產孕婦方法-精神科專科沈君豪醫生

流產後掉棄嬰兒用品有助減低傷痛?

當夫婦知道自己將成為準爸爸和準媽媽時,必定感到很興奮,繼而會搜羅很多嬰兒用品,例如嬰兒床和玩具等,為嬰兒打造一個夢想的空間。但在流產後,有些家庭過了許多年仍不捨掉棄為胎兒準備的物品,有些家庭則選擇掉棄這些物品,強迫自己忘記和消化流產的事件。

我認識的一對夫婦在流產後掉棄所有嬰兒用品,將流產所造成的傷痛埋藏。直到幾年後幸運地再次懷孕,他們的朋友恰巧贈送了他們早年為流產胎兒預備的同款被蓋。他們在接收禮物時負面情緒爆發,埋藏的傷痛再次浮現。可見,他們一直未能消化流產的打擊,流產的意外成為了他們的心理障礙。只有解開心中的鬱結,才能建立正面和積極的情緒,亦有助再次懷孕。

掉棄嬰兒用品未必有助減低傷痛,這些物品對準爸爸和媽媽媽富有意義,代表新生命的到來。建議夫婦可先將物品收藏,直到情緒平伏和走出哀傷後才處理它們,例如留待下一胎使用或送給朋友,亦有將生命/物品延續下去的意義。

流產-小產情緒-家人關懷-安慰小產孕婦方法-精神科專科沈君豪醫生

如何有助流產婦女走出陰霾?

一. 不要設定「一定要這樣」和「一定要那樣」的前設

有些婦女會為自己設定限期,例如在三個月內重新振作。謹記,每人哀傷的進程不同,復原的節奏不同,亦受不同因素影響。所以,面對哀傷不應勉強自己!

二. 家人的諒解尤為重要

若然家庭中有其他小孩,應否向他們隱瞞流產之事?這應視乎小孩的年紀,如小孩已達懂事的年齡,媽媽可考慮與他們分享。當表達有關生死和悲傷的事情時,家長可透過說故事形式、角色扮演或玩具描述過程,其後就事情互相表達自己的情感。小孩未必懂得表達他們的情感,家長可觀察小朋友神情和情緒起伏;最重要的是,家長應向小孩表達「不論經 歷什麼,爸爸媽媽也會陪伴他一起渡過」,以建立情感支援。

若然家中有其他長輩,一般情況都會鼓勵夫婦坦誠地向長輩表達。當然,夫婦亦有權選擇不透露,曾經有個案因為夫婦與長輩的關係欠佳,就流產意外一事出現了很多懷疑、假設,和被怪責,導致夫婦的心理壓力加重,家庭關係破裂,引申出更大的創傷。

因此,當親友和長輩一旦得知流產事件時,亦應避免充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以免造成二次傷害。舉例最常聽到以下說話,「你仲年輕,再嚟過啦,唔需要過份傷心」,甚至是「我都吩咐左你唔好食生冷嘢,你又唔聽,而家搞到咁!」等說話。這使當事人感到自己的哀傷被否定,甚至增加自己對事件的罪疚感,從而加劇負面情緒。

當家人或婦女開始感到負面情緒影響生活,例如情緒持續低落、沒有動力上班、出現大量負面思想(包括不停想為什麼會流產等)及失去興趣等,便應向專業人士求助!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20911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