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感冒症狀|中醫教你認識感冒分類及治療

感冒症狀|中醫教你認識感冒分類及治療

邱宇鋒
註冊中醫師
日期: 2020-10-04

每個人都試過患上傷風感冒,可是並非每個感冒患者都會在第一時間求診中醫。臨床上最常遇到的病人,是已經出現感冒病徵數天乃至一星期,先去看西醫吃了幾天感冒藥,之後才來看中醫,希望可以快點痊癒。其實無論是患感冒首天或者是感冒有一兩星期,無論病人是出現發高燒、喉嚨痛或者是發冷、流鼻水,中醫都會根據病人的臨床徵狀和四診訊息判斷病情,擬定治療方案。面對初起感冒,或重感冒發作,抑或是感冒後期,中醫治療的方案及側重點均有不同。

要判斷感冒病情到了哪個階段,不能只考慮患病日數,事實上患感冒日數長短與病情無一定關係。即使感冒兩三周,但病人仍見到初起感冒的表證,仍有發冷、怕吹風、出汗的,便要依從初起感冒的治法醫治。有些病人患感冒兩三天,馬上出現嘔吐、腹瀉、口咽乾燥的病徵,中醫理解是已過表證階段,便不宜用初起感冒的治法。

此外患感冒病人有時會吃西藥或中成藥,影響病人出現的臨床症狀,在診斷病情時必須就這個因素特別考慮。例如本來流清鼻水很多的病人,吃了能收鼻水的西藥,結果鼻水流少了,咳沒那麼多,病徵雖然得到控制,但不代表病就被醫好,要是收鼻水藥的效力過了,假如病還未治好的話,病人仍舊是會流鼻水的。所以臨床時如果病人受吃西藥影響出現病徵減少時,更强調應該仔細診察,了解到底是病開始邁向痊癒,還是只是西藥的作用令病徵暫時消失,但病況依舊。所以凡是在患病期間服食過任何中、西藥物或成藥的人,最好是把曾經用過的藥物攜同以供參考。有些病人擔心自己亂用藥,看診時一定會被駡。但要是用錯了藥,經一事長一智,明白到藥物的藥性和為何是次會用錯藥物,當是增長知識,汲取經驗,以後要謹慎點便可以了。

在患感冒初期,中醫常說這屬於表證,到底甚麼是表證?表證是相對裡證說的,是指外邪來犯初期,病邪留在表層(抽象概念,包括但不只是指皮膚、口鼻、咽喉、肺部),與身體正氣相爭的階段。大部份外感病症的病情都是由淺入深,很少發生在患病初期病情已到很深重的層次,因此大部份初起外感的人都會出現表證。風寒感冒表證的典型病徵,是惡寒(即俗語的沾寒沾凍)、怕吹風、發熱、頭身痛、鼻塞。在傷寒論太陽病篇中提到: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强痛而惡寒。一般人不會把脈,也不會知道浮脈是甚麼,但是中醫師在診脈的時候,浮脈的特點是輕取即應,重按乏力,即才將手指輕力搭上去便可感覺脈象,大力按之反而脈搏相對減弱,這是病邪在表,邪氣與正氣相爭階段的脈象。

惡寒怕風的感覺是病人自己感覺皮毛很疏,只要一吹風、一受冷便感到不適、自我感覺凍。這種感覺的產生,從中醫理解是當病邪初犯,停留在身體表層階段時,影響皮毛腠理的開合不正常,病人便會感覺自己有沾寒沾凍。中醫說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病人有無出現怕凍、怕吹風的症狀,是辨別有無表證的關鍵。無論是西醫的診斷是傷風、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患者來看中醫的時候,也是依照病人的臨床表現辨證。

發燒是另一個常見的感冒病徵,單憑發燒一個症狀並不代表病性為熱證,這只是在患病階段的其中一個過程,風熱感冒可以發燒,風寒感冒也同樣可以發燒。發燒中醫的理解是邪正相爭,當病邪進入人體,而與身體本身的正氣相爭時,便會發燒。溫度越高,反映正邪相爭越激烈。這個解釋不單止是中醫的意思,在現代病理學上都有類似的解釋。當細菌病毒等致病原進入人體後,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引發炎症反應,釋出炎症因子,這些因子會導致病人發熱,體溫上升,出現紅腫熱痛的病徵,激發免疫系統對抗疾病,及製造一個不利病原體繼續肆虐的環境。

炎症反應越厲害,發熱度數應該越高,中醫只是抽象地把它形容為邪正相爭罷了。如果我們問:邪正交爭的過程能否不發生,答案是不可以。畢竟病邪已進入身體,如果不爭,病邪便會長驅直入。臨床上有些正氣虛弱、抵抗力很差的病人,在患外感病以後發不起熱,一起病便是重症。所以發燒的病徵其實是對身體有利的。不過如果熱度太高,中醫認為要小心耗傷津液,一旦傷津,便會化燥或更嚴重的是動風,在臨床上可以見到發高燒的病人容易脫水、大便硬、口乾、小便短赤,或出現抽筋的反應,從中醫的解釋便是傷津和動風。這兩種情況,並非一定會發生在發燒患者身上,但當病人發熱時,一定要仔細觀察,及時發現變證作出應變。

發燒會令人全身不適,退熱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是物理性降溫,包括用冰敷、退熱貼、用酒精抹身,第二種方法是吃消炎退熱藥。這種方法雖能令體温下降,人會感到舒服點,但細心想它對邪正相爭或炎症反應毫無幫助。炎症因子和發燒反應的出現,原意是好的,它可幫助身體對抗疾病,為了舒適感覺而將體温壓下,抑制炎症反應,對病程發展便不好了。所以外感病發點燒並非壞事,但要密切監察病情,慎防有變。

惡寒、發熱等外感表證的中醫治療,是用汗法解表。汗法的理解不單純是流汗的意思,而是抽象的要振奮體內的正氣,同時防止病邪抑制使腠理開合失司,目標是使腠理開泄,病邪有機會從體表發散出去,當中有些病人在過程中可有出汗現象,但不宜過量出汗,否則一旦出汗過多,氣隨汗泄,身體便反而變弱。平時皮毛較疏,易於出汗的病人感受風寒,治療便不宜太發散,代表方是桂枝湯,平時皮毛較緊,不易出汗的人,當風寒外感時便要加大發汗力度,代表方是麻黃湯。中藥麻黃的發散能力很强,體弱者是要慎用的,以免太過發散傷了正氣。

中醫外感病的風寒表證階段,因為風寒侵襲邪滯肌表,經絡運行不利,所以會出現周身酸痛,肩頸緊張拘急的病徵。由於十二經絡中的足太陽膀胱經行經人體的頭後枕部、項背,一直延伸往下肢,所以病邪在表,太陽經受邪,病人便會出現頸梗膊痛,後尾枕往下肩背也很繃緊。中醫治療是發汗解肌,代表中藥是葛根。傷寒論中提到:太陽病,項背强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對平時皮毛較疏的體弱者,可減麻黃,變成桂枝加葛根湯。

市面上有零售的傷風感冒中成藥,例如銀翹解毒片、牛黃解毒片,對象是風熱感冒,入面的藥以辛涼藥為主。中醫有趣或者是難懂之處,是看來相同的病徵,只要細節不同,結合全身的病徵不一樣,診斷和辨證用藥可以完全不同。像銀翹散包裝上的主治,是頭痛發熱、鼻塞、流濁鼻涕、痰黃、喉嚨腫痛、口渴、骨骼肌肉酸痛等。細心分析頭痛發熱、喉嚨痛、骨骼肌肉痛、鼻塞這幾個症狀,無論是風熱、風寒感冒皆可見,並非風熱證的典型症狀,至於口渴、濁鼻涕、痰黃等,如果是風熱感冒病徵的話,應該是在一開始患病的時候,便馬上口乾、流黃鼻涕,而不是待感冒時間過了幾天後才見口乾、痰涕黃。如果口乾、痰黃是在感冒後期才發生,而不是感冒初起的病徵,有機會是因為風寒化熱,或津傷化燥的證候,治療便不應用銀翹散。所以在選購中成藥時,更要明智,最好能對中醫的醫理有一些認識,或徵詢專業中醫的意見。

16918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