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惜心談心|拆解心臟專屬「通道」——冠狀動脈血管構造 心臟科醫生:阻塞或收窄可致猝死

惜心談心|拆解心臟專屬「通道」——冠狀動脈血管構造 心臟科醫生:阻塞或收窄可致猝死

陳麒尹
心臟科專科醫生
日期: 2025-02-04

冠狀動脈血管構造-阻塞可致猝死-冠心病-心臟科專科醫生-陳麒尹

上一篇文章,和大家淺談了心臟的基本構造與運作。還記得我曾提及到,心臟雖然每日推送血液為人體組織與器官提供氧氣和營養,但自身是無法直接從血液中取得氧氣和養分嗎?心臟其實也有專屬「通道」供應血液到心臟肌肉細胞,而擔此重任的便是環繞著心臟的冠狀動脈系統。

電流傳導系統及血液循環原理

在進一步了解冠狀動脈系統前,先補充說明一下心臟電流傳導系統及血液循環的原理。我們的心臟之所以能夠跳動,當然不是依靠意志控制,而是心臟本身有一套「電流傳導系統」,由神經及心肌細胞所控制,分別由4個部分組成:竇房結、房室結、房室束及蒲金氏纖維。

「起點」由竇房結產生並傳出脈衝,脈衝傳遍左右兩個心房,造成心房收縮;其次脈衝抵達心房與心室的神經脈衝「傳遞站」房室結,最後脈衝再經由房室束、其左右分支及「終點」蒲金氏纖維,傳至兩個心室,造成心室收縮。

當心臟每次跳動,血液就會從心臟泵出,推送至各組織與器官。相當有趣的是,血液在人體內會進行「雙循環」:

  1. 體循環:含氧量高的血液從左心室出發,經主動脈流至身體各處的微血管(肺部除外)提供氧氣,再透過靜脈回到右心房
  2. 肺循環:而含氧量低的血液經由右心室流至肺動脈,運送至肺部補充氧氣後,最後沿肺靜脈回到左心房

冠狀動脈血管構造-阻塞可致猝死-冠心病-心臟科專科醫生-陳麒尹

冠狀動脈健康 心臟功能才完整

談回心臟的專屬「通道」,冠狀動脈主要可分為左主冠狀動脈及右主冠狀動脈,正常情況而言,左主冠狀動脈供應約65%的血液予心臟,右主冠狀動脈則供應餘下約35%。

若上網搜索有關冠狀動脈的資訊,不難發現許多文章提到「3大冠狀動脈」,那麼除了一左一右外,還剩哪一條?所指的其實是左主冠狀動脈,在左心耳與肺動脈幹起始部之間穿出後,分支出的「左迴旋支」及「左前降支」。左主冠狀動脈主要供應血液至左邊心肌;左迴旋支負責左心側及後方肌肉;左前降支負責左心前方肌肉;右主冠狀動脈則為右邊心肌提供血液,主要負責右心及左心下方的肌肉。

冠狀動脈血管構造-阻塞可致猝死-冠心病-心臟科專科醫生-陳麒尹

可想而知,若這些「通道」出現阻塞或變得狹窄,就會影響心臟的氧氣及養分供給。當冠狀動脈無法供應足夠的血液至心臟肌肉,就會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抑制心肌收縮使心臟無法搏出正常的血液量,更甚者會損及控制心律的電流傳導系統,引起心衰竭或心律不整。

由此,我們可以明白,心臟構成是相當緊密,環環相扣、互為影響,這亦是為甚麼心臟一旦出現毛病,所伴隨的健康危機並不單純。近年,不時有「猝死」的新聞報出,聞者心碎,然而我作為心臟科醫生,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形成猝死的主要原因,正正與冠狀動脈心臟病,即我們經常提到的「冠心病」有莫大關聯。容我在此先賣關子,日後再與大家詳談。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1132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