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精神健康|人生就是需要走走停停 感受活著的意義

精神健康|人生就是需要走走停停 感受活著的意義

新生精神康復會
-
日期: 2025-02-05

精神健康|人生就是需要走走停停 感受活著的意義

從小到大,我們不論在學業、工作以及生活上,都被要求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努力」彷佛成爲了成功的座右銘,比如努力考取功名的學生才算「能幹」;努力工作的員工才算「認真」;努力為身邊人付出才算「盡責」。

誠然,「努力」有助推動我們完成好生活的大小事,達成重要的目標。然而,當我們過於努力,我們的生活或會長期陷入不停計劃和工作的「行動模式」之中,以致無暇照顧自己,也無心感受生活。而有些時候,當我們不斷努力以後,卻仍然無法達至渴求的成果,我們甚或會因此而責難自己,繼而活於壓力和焦慮之中。

精神健康|人生就是需要走走停停 感受活著的意義

試想想,如果我們努力,是爲了建立幸福快樂的生活,那麽爲何我們卻因爲過於努力,而離快樂越來越遠呢?那豈不是本末倒置嗎?

總有些事情,不是非常努力便能立即改變。而即使努力的人,也可以走走停停。

耗竭漏斗(Exhaustion Funnel)的概念,是指在平衡健康的生活中,既會有耗費心神的瑣事,也會有相應的充電活動來滋養身心。然而,持續高壓的生活,總是迫使我們最先放棄充電活動,而把更多精力投放於不得不做的繁瑣事情上。結果,我們因而更爲耗竭,並進一步減少滋養身心靈的活動,繼而形成惡性循環,身心更爲受壓。

其實,在為生活努力打拼的同時,我們也可以不忘停下來,讓身心靈得以休息片刻,重新找回打拼的動力和初心。

精神健康|人生就是需要走走停停 感受活著的意義

忙碌的我們,平日總習慣不停邁步向前。當停下來的時候,我們不妨容讓自己放下所有事務,並帶著溫柔和開放的心,留心現在,活在當下。而要做到這份覺察,我們一方面可以「往内看」:覺察此時此刻的身心狀態,重新連結自己,問問自己需要什麽,並考量是否需要調整生活的方向。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往外看」:打開五官,駐足欣賞身邊的一切,細味生活。

即使只是短短的片刻,在忙碌的日子中,找個空間照顧自己,發掘平日忽略的美好,比如是感受清晨的陽光、細看路邊花草、細嚐食物的味道等,又或是特意給自己締造愉悅時刻,全情投入喜歡的活動,比如是運動、烹調、手工藝、閲讀、對話、聚會等等,都能讓我們好好充電,並感受到活著的美好和意義。

如果人生是一趟旅程,我們何必急於到站,不看看窗外的風景呢?

時而努力,時而歇息,走走停停,才能感受活著的意義。

新生精神康復會

臨床心理學家 丘宛鑫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213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